哪些动物称的上是“地球清洁师”?

蚕蛹粉功效-蚕蛹粉治疗癫痫吗

蝇 蛆:苍蝇及其幼虫,海鸥、乌鸦、屎壳郎。

1、屎壳郎,学名蜣螂。

蜣螂发现了一堆粪便后,便会用腿将部分粪便制成一个球状,将其滚开。它会先把粪球藏起来,然后再吃掉。蜣螂还以这种方式给它们的幼仔提供食物。一对正在繁殖的蜣螂会把一个粪球藏起来,但是这时雌蜣螂会用土将粪球做成梨状,并将自己的卵产在梨状球的颈部。幼虫孵出后,它们就以粪球为食。等到粪球被吃光,它们已经长大为成年蜣螂,破土而出了。

中药名蜣螂虫。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中记载屎壳郎还有推丸、推车客、黑牛儿、铁甲将军、夜游将军等好听的名字。李时珍解释说,因为屎壳郎虫能“转丸、弄丸,俗呼推车客”因为它们“深目高鼻,状如羌胡,背负黑甲,状如武士,故有蜣螂、将军之称”。屎壳郎是一种大型甲虫,体长23.7—40毫米,宽16.8—23毫米,体短阔,椭圆形,背面十分圆隆,体黑或黑褐色。它是人类清洁卫士,又是一种药用昆虫。2000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即有蜣螂入药的记载。入药者为雄体,含有1%蜣螂素。药性味咸寒,有镇惊、破瘀止痛、攻毒及通便等功能,主治癫痫狂、小儿惊风、二便不通、痢疾等。外用治痔疮、疔疮肿毒等。

2、乌鸦简介

乌鸦,是指鸦类鸟中有些种类,全身或大部分羽毛为乌黑色,俗称“乌鸦”。

秃鼻乌鸦是我国广大农村最常见的种类,全身羽毛黑色发亮,还带着紫色金属闪光。嘴巴长而粗壮,基部光秃,没有羽毛遮住鼻孔,所以叫它秃鼻乌鸦。

冬季,秃鼻乌鸦常与其它乌鸦混在一起,成百上千只一群,且飞且鸣,发出“哇——哇——”的粗劣嘶哑声,使人感到又凄凉又厌烦,因此被认为是一种不祥之鸟。

秃鼻乌鸦在高大的树上成群筑巢,一棵树上就可多达30个鸦巢,国外还有高达1200个巢的记录。筑巢材料由雄鸟收集,雌雄鸟共同编巢。巢比较粗糙,形如箩筐,每窝产蛋5个一6个,由雌鸟孵蛋,孵化期为16天-- 18天,幼鸟出壳后由双亲共同哺育,过29天--30 天飞离出巢,自己觅食。

春季,秃鼻乌鸦常集大群,啄食播种的玉米。高粱和花生,对秧苗也有危害;但在5月--7月,随着虫子数量的增多,它们就主要吃农业害虫,而且衔回巢去喂幼鸟;在进入收割期的秋天,乌鸦对作物又有一定的危害;秋收之后和整个冬天,它们啄食散落田间的谷物以及地下害虫。

除秃鼻乌鸦外,白颈乌鸦、寒鸦和小嘴乌鸦也常见。

乌鸦智商赛过大猩猩 善于猜测别人的意图

一项新的研究证明,乌鸦的感知能力可与灵长类动物相媲美,与黑猩猩、大猩猩相比,它们的“智力”也毫不逊色。这项研究报告是由英国剑桥大学动物行为与实验心理学系两位研究人员共同完成的,发表在12月10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

乌鸦比我们所了解的还要聪明。

鸟站在蚁窝上,让愤怒的对手将蚁酸喷射到它们身上,沾上蚁酸的鸟,便可用这种“天然杀虫剂”,杀灭身上的寄生虫。

居于市区、以腐肉为食的乌鸦,则惯于借助马路上来往行驶的车辆,替它们轧破坚果,待行人散去,捡回已经破碎的果实,美美地吃上一顿。

在鸟类世界中,乌鸦、渡鸦、倌瘢以及鸦科家族其它成员,并不是“没有智力的笨鸟儿”,相反,它们一般被视为“聪明”的动物。而人类对于乌鸦的这种印象,似乎由来已久,甚至在《伊索寓言》里,也编织了一个“乌鸦喝水”的故事。

今天,科学家的研究证明,乌鸦比人类所想象的更要聪明。一项新的研究证明,乌鸦的感知能力可与灵长类动物相媲美,与黑猩猩、大猩猩相比,它们的“智力”也毫不逊色。这项研究报告是由英国剑桥大学动物行为与实验心理学系两位研究人员共同完成的,发表在12月10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

体形不大,脑子却很发达。

与身体相比,乌鸦的脑子相当大。研究人员埃米利和克莱顿在报告中写道:“它们(乌鸦)的脑容量与身体相比非常大,与黑猩猩的脑容量与身体之比差不多。”

科学家在报告中指出,尽管乌鸦和灵长类的脑结构有很大不同,但它们都会综合使用工具来解决相似的问题,都能够想象以及对可能发生的未来事件进行预测,而所有这些论点是建立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的。

为了享用美食,乌鸦使用了工具。

“这些研究发现,在智力方面,乌鸦不仅是鸟类中的高手(也许有些鹦鹉除外),智力水平甚至不亚于一些灵长类动物。”埃米利和克莱顿这样认为。

科学家有实验为证,他们将乌鸦养在实验室的笼子里,里面有一个窄口瓶,瓶子里有一个带提环的小铁桶,内装好吃的食物。乌鸦无法直接吃到食物,不过在笼子里有两根粗细适中的铁丝,一根直的,另外一根则是一端有钩的。

让人惊叹的事情发生了,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乌鸦都学会用有钩的铁丝吊起铁桶,吃到里面的食物。更为有趣的是第5次实验,科学家只留下一根直铁丝,没有弯的铁丝。此时,乌鸦利用地板的支撑,用脚把铁丝弯成钩状,然后用嘴叼着铁丝将瓶子里的小铁桶给吊出来,快乐享用它的午餐。

新发现令人震惊,“新苏格兰乌鸦”会制造工具!

在此前的研究者看来,乌鸦和大猩猩都在用复杂的方法来“思考”它们所处的社会和自然环境,只不能确定,黑猩猩和乌鸦是否能够理解工具的工作原理,也许它们只是偶尔发现那些工具有用。但是,对位于南太平洋的“新苏格兰乌鸦”进行研究后,科学家得到另外的结论,那就是乌鸦使用工具并非偶尔为之,它们竟然会制造工具。

新苏格兰乌鸦为了寻找食物而制造了两种非常不同的工具,用小树枝制造的钩子把小虫子从树洞中钩出来,它们还会用喙小心地把硬树叶雕刻成尖利的工具,在乱叶堆中翻找昆虫等。

英国鸟类学家杰姬·钱伯尔说,在野生动物中,这种制造并使用复杂工具的能力是非常罕见的。埃米利和克莱顿把乌鸦的手工同初级的人类技术发明联系起来。一些科学家还发现,不同的新苏格兰乌鸦,制造的工具也有所不同,因而认为它们具备了一定的文化形式。

有的乌鸦可以用过去的经验、记忆“揣测”同类。

现在,更多的科学家认为,动物们变得越来越聪明,并不是生理需要,而是社会需要。群体生活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为使个体优化,它们需要准确地理解世界将要发生什么,而像海豚以及黑猩猩(包括人类),就变成了脑容量大而且聪明的动物。新的研究揭示,乌鸦也是这样一种社会化的动物。

埃米利和克莱顿研究过西方丛鸦,这种鸟一旦发现其它鸟将食物藏在某个地方,它们就会去偷,不仅如此,由于具备了偷窃食物的经验,丛鸦还学会了防盗,当它们自己要储存食物时会小心地掩盖,以防被其它动物偷走。

在实验室进行的试验显示,如果一个“惯偷”在埋藏食物时被其它鸟儿看到,它就会秘密返回转移食物,而一般的鸟儿就不会这么狡猾。

研究人员说,西方丛鸦的这些行为表明它们能够猜测别人的意图,换言之,它们可以进入其它鸟儿的心灵,这也就证明它们有想象的能力。艾墨瑞和克莱顿在报告中说:“西方丛鸦可能具有想象力,因为它们需要记住过去相关的社会环境,运用自己作为小偷的经验去揣度其它小偷的行为,然后找到最安全的行动方针以保护自己偷来的食物。”

对西方丛鸦的研究有助于揭开人类智力机制的奥秘。

威尔士加的夫大学的心理学专家约翰·皮尔斯说,进入猿的类似认知能力的研究还没有得到任何确定性的结果。他说:“西方丛鸦的研究有力地证明了动物可以理解其它动物的思想。”

皮尔斯相信,可以通过对这类动物研究揭开人类智力基本机制的奥秘。他说:“语言一直被认为是动物和人类智力最主要的分界线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西方丛鸦没有语言,而研究显示,它们具有许多人类拥有的智力能力。这说明我们过去所认为的需要语言的智力能力事实上可能并不需要语言,这使我们不得不换种方式思考我们的这些能力了。”

对于乌鸦的形象,科学家还进行了辩护。

科学家认为,将乌鸦与邪恶联系起来,实在是冤枉了这类聪明的鸟儿。其实,在乌鸦的世界里,集体利益至上,它们的黑色羽毛下是纯洁和坚贞。乌鸦严格遵守一夫一妻制,还是典型的男女平等主义者,抚养幼鸟从来是夫妻双方的责任。如果我们人类真的很聪明的话,也许应该更好地研究一下这些老乌鸦了。

参考资料:

小语资源网 北京科技报

3、海鸥

海港清洁工--海鸥

海鸥是最常见的海鸟,甚至人们一提起海鸟就会很自然地首先想到海鸥。在海边、海港,在盛产鱼虾的渔场上,成群的海鸥欢腾雀跃,它们有的悠然自得地漂浮在水面上,有的游泳,觅食,有的低空飞翔、有的......偶尔见到两只海鸥突然如离弦之箭,在空中直矢海面,瞬即又腾空而起,互相奋力争夺着一条鱼。一般说,哪里有海鸥,'哪里就会有鱼,船在哪里撒网捕鱼,哪里也就会有海鸥光顾。

唐代大诗人李白诗曰:"众鸟集荣柯",海鸥当然也喜欢群集于食物丰盛的海域。因此,哪里发现有大群海鸥,哪里的水域必然充满着生命。碧海群鱼跃,蓝天鸥鸟飞,使富饶的海洋充满勃勃生机。

海鸥除以鱼虾、蟹、贝为食外,还爱拣食船上人们抛弃的残羹剩饭,故海鸥又有"海港清洁工"的绰号。港口、码头、海湾、轮船周围它们几乎是常客。在航船的航线上,也会有海鸥尾随跟踪,就是在落潮的海滩上漫步,也会惊起一群鸥乌。

夏天,海鸥飞到繁殖场地,在海岛的岩礁缝隙或坑洼里,在草地的杂草里、在灌木丛里,它们用枯草、树枝、羽毛、海草等筑起皿形巢。有的地方鸟巢的密度很大,两个巢之间相距l一2米远。各亲鸟都划定自己的"势力范围",不准其他鸟入侵,所以"邻居"间难免要经常争吵。

海鸥的归家本领很强,雌、雄都能回到它们上一年筑的巢里。每巢产卵2-4个,双亲都孵卵,约25天就能孵出雏鸥,40天后小海鸥飞向大海,开始独立生活。

飞鸟之王--信天翁

漫游信天翁是南极地区最大的飞乌,也是世界飞鸟之王。它身披洁白色羽毛,尾端和翼尖带有黑色斑纹,躯体呈流线型,展翅飞翔时,翅端间距可达3.4米。

号称飞翔冠军的漫游信天翁,真是名不虚传。它日行千里,习以为常,连飞数日,毫不倦怠,甚至绕极飞行,也锐气不减。漫游信天翁还是空中滑翔的能手呢,它可以连续几小时不扇动翅膀,仅凭借气流的作用,一个劲地滑翔,显得十分自在。

漫游信天翁被航海家誉为吉祥之鸟和导航之鸟。船只航行在咆哮的南大洋上时,通常可以看到它们不辞劳苦,飞奔而至,盘旋翱翔,给船只领航。有一次,笔者在前往南极洲的途中,遇见了漫游信天翁,起初人们误认为它是为了捕食船只击伤的鱼虾。后来发现,它并不尾随在船尾,也没有表现任何捕食的行为,而是一个劲地盘旋翱翔,时而高,时而低,时而远,时而近……船员们说,这是信天翁在给我们"导航",低空盘旋意味着前面有冰山或浮冰群,勇往直前的高飞则暗示着前面是开阔的海洋。但是,船上的鸟类学家却不同意这种说法,他们认为导航是假,好奇是真。信天翁从来没有或很少见到过人和船,出于一种好奇和本能,不断地追逐船只。他们的这一番争论,引得大家都笑了。接着,生物学家克里博士又补充说:"信天翁确实给考察队员带来乐趣。可以想象,经过漫长颠簸的几十个日日夜夜的航行,船员和考察队员们都已精疲力尽,寂寞万分,有信天翁作伴,不是十分高兴吗?"大家会意地点点头。

虽然南极地区的其他海鸟如管鼻堕和蓝眼鹈等,也被称为导航之鸟,但它们与信天翁完全不同。它们仅在南极大陆近岸几公里处活动,并习惯于尾随和追逐船只,其目的是捕食船只击伤的鱼虾等海洋生物和吞食船员丢弃的残羹剩饭。当海雾迷漫、航向难辨时,看到这些海鸟,就能判断,离岸不远了。而信天翁是在远离海岸的大洋上,起"导航"作用,它们两者的结合,使赴南极的船舶沿途都有海鸟作伴,别有情趣。

4、蝇蛆是家蝇的幼虫。它的利用及人工养殖,最初是从一些发达国家开始的。是在本世纪60年代末,美欧各国为了解决禽畜粪便处理及饲料动物蛋白缺乏的问题,陆续利用禽畜粪便人工养蛆,取得了一箭双雕的效果。目前,人工养蛆在中国也并不陌生,但养殖技术相对而言较为落后,专门从事蝇蛆养殖研究的人员较少,且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生产。我场是全国为数不多的规模化生产蝇蛆的养殖场,技术在国内可能属最先进水平。

在现有的自然资源中,规模大、分布广、营养丰富、最容易开发而开发力度欠缺的资源,首先应属昆虫资源。目前,一些主要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昆虫资源开发的前期研究及示范工作,其中日本已把昆虫资源开发生产列入高技术产业,并结合现代先进技术,投巨资进行研究。在昆虫资源中,尤其是家蝇的开发利用最为引人注目。

一、蝇蛆养殖的特点

家蝇(Muscadomestica)属昆虫纲,双翅目,双裂亚目、家蝇科,是我国大部分地区最常见、数量最多的一种。作为养殖开发对象,家蝇具有如下特点:

(1)家蝇的生活周期短,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每隔14-18天完成一个世代。人工饲养家蝇,自卵至成熟幼虫只需4-5天,比饲养其它昆虫周期要短得多;

(2)家蝇的繁殖能力强,每对家蝇一生产卵近千粒。若保守估计,每只雌蝇产200个后代,雌雄比例为1:1时,100只雌蝇经过10代,家蝇数将达到2万亿亿只,这是一个极为巨大的数字。这意味着一旦给予家蝇合适的生存条件,它们繁殖的数量将十分可观;

(3)家蝇的食性杂,几乎能在各种类型的有机腐蚀物质中生存,如畜禽的粪便、农副产品的废弃物、工业有机废渣(酒糟、醋糟)、有机垃圾等,所以,家蝇养殖的饲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生产成本极低,而且由于利用废物,因而还具有较深远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意义;

(4)家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因而养殖家蝇病害少,不象其他动物养殖流行病较多,稍不留心,损失较大;

(5)家蝇养殖易于人工控制,可在室内进行工厂化生产,技术性不强,但产品科技含量高;

(6)家蝇的养殖开发面广,产品多。有报道,美国迈阿密“家蝇农场”四个月内除可生产600多吨蛋白质外,还能同时生产出脂肪、抗菌素、凝集素、几丁质等产品,其效益远远超过其他农业项目。

二、蝇蛆养殖的应用前景

家蝇不仅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廉价、优质动物蛋白资源,而且其深加工也有较大发展潜力,可开发成医药、保健品、生化制剂、农药及化工产品等。

1、家蝇是优良的动物蛋白饲料。

据实验分析,蝇蛆的粗蛋白含量都和鲜鱼、鱼粉及蚕蛹粉相近或略高。蝇蛆的营养成分也较为全面,含有动物所需要的多种氨基酸,其每一种氨基酸含量都高于鱼粉,其必需氨基酸总量是鱼粉的2.3倍,蛋氨酸含量是鱼粉的2.7倍,赖氨酸含量是鱼粉的2.6倍。

蝇蛆原物质和干粉的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为44.09%和43.83%,均超过粮食与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提出的参考值40%,其必需的氨基酸总量/非必需氨基酸总量值(E/N)分别为0.79、0.73,均超过FAO/WHO提出的参考值0.6。饲养试验证实,家蝇幼虫既可用为禽畜和鱼类的鲜活饵料,用于禽畜和鱼类的幼体阶段(如幼鱼、雏鸡等)及喜食活动饵料的动物(如牛蛙、观赏鸟类等),更可作为替代鱼粉的动物蛋白饲料。

世界鱼粉市场最近几年由于产量减少而消费量增加,价格不断上涨。1995/1996年度世界鱼粉产量已减至最低水平,存货已减至6年来最低水平,1997/1998年度鱼粉资源总量估计比上一年度初减少40万吨。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鱼粉进口国,1996/1997年国外采购量为127万吨,1997/1998年国外采购量为95万吨,国内鱼粉单价已达5900-6000元/吨。如此大的动物蛋白市场,必将大大鼓舞蝇蛆的养殖。

2、开发养殖蝇蛆还有更深远的利用价值。

①蝇蛆富含蛋白质,因而可利用蝇蛆提取蛋白质,用于食品工业、发酵工业、橡胶工业等;

②蝇蛆的氨基酸组成比较合理,因此可用来制取水解蛋白和氨基酸。氨基酸可用来作药品,治疗一些由于氨基酸缺乏而引起的疾病,也可以加工成保健食品,或作食品强化剂,还可用于制造化妆品;

③蝇蛆可直接加工蛋白活性粉,蝇蛆蛋白活性粉具有抗疲劳、抗辐射,延缓衰老、护肝、增强免疫力等作用,是较为理想的保健品;

④蝇蛆表皮和蛹壳可提取几丁质,几丁质为含氨多糖类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广泛应用于工业、医药、食品、日用化工、国防、环保、农业等诸多高新科技领域,其开发利用已越来越被国内外科学界、医学界、企业界所重视;

⑤利用蝇蛆可开发新型医药。家蝇具有独特的免疫功能,其体内含有一种强烈杀菌作用的“抗菌活性蛋白”,这种活性蛋白只有万分之一浓度就足以杀灭入侵的病菌。同时,其血淋巴中含有抗癌作用的凝集素。再者,蝇蛆体内还含有一种粪产碱菌,能抑制皮肤脓疮的多种病菌,并能促进表皮的生成和疮伤的愈合。此外,家蝇体内还含有2%~4%的磷脂,磷脂具有保护细胞膜,降血脂,防治心血管疾病等方面的作用,因此蝇蛆在医药开发方面前景广阔;

⑥蝇蛆及其养殖废弃物可开发促进作物生长复合肥及抗虫抗病能力的杀虫剂或抗病制剂。

地球清洁师有哪些动物

蝇 蛆:苍蝇及其幼虫,海鸥、乌鸦、屎壳郎。

1、屎壳郎,学名蜣螂。

蜣螂发现了一堆粪便后,便会用腿将部分粪便制成一个球状,将其滚开。它会先把粪球藏起来,然后再吃掉。蜣螂还以这种方式给它们的幼仔提供食物。一对正在繁殖的蜣螂会把一个粪球藏起来,但是这时雌蜣螂会用土将粪球做成梨状,并将自己的卵产在梨状球的颈部。幼虫孵出后,它们就以粪球为食。等到粪球被吃光,它们已经长大为成年蜣螂,破土而出了。

中药名蜣螂虫。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中记载屎壳郎还有推丸、推车客、黑牛儿、铁甲将军、夜游将军等好听的名字。李时珍解释说,因为屎壳郎虫能“转丸、弄丸,俗呼推车客”因为它们“深目高鼻,状如羌胡,背负黑甲,状如武士,故有蜣螂、将军之称”。屎壳郎是一种大型甲虫,体长23.7—40毫米,宽16.8—23毫米,体短阔,椭圆形,背面十分圆隆,体黑或黑褐色。它是人类清洁卫士,又是一种药用昆虫。2000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即有蜣螂入药的记载。入药者为雄体,含有1%蜣螂素。药性味咸寒,有镇惊、破瘀止痛、攻毒及通便等功能,主治癫痫狂、小儿惊风、二便不通、痢疾等。外用治痔疮、疔疮肿毒等。

2、乌鸦简介

乌鸦,是指鸦类鸟中有些种类,全身或大部分羽毛为乌黑色,俗称“乌鸦”。

秃鼻乌鸦是我国广大农村最常见的种类,全身羽毛黑色发亮,还带着紫色金属闪光。嘴巴长而粗壮,基部光秃,没有羽毛遮住鼻孔,所以叫它秃鼻乌鸦。

冬季,秃鼻乌鸦常与其它乌鸦混在一起,成百上千只一群,且飞且鸣,发出“哇——哇——”的粗劣嘶哑声,使人感到又凄凉又厌烦,因此被认为是一种不祥之鸟。

秃鼻乌鸦在高大的树上成群筑巢,一棵树上就可多达30个鸦巢,国外还有高达1200个巢的记录。筑巢材料由雄鸟收集,雌雄鸟共同编巢。巢比较粗糙,形如箩筐,每窝产蛋5个一6个,由雌鸟孵蛋,孵化期为16天-- 18天,幼鸟出壳后由双亲共同哺育,过29天--30 天飞离出巢,自己觅食。

春季,秃鼻乌鸦常集大群,啄食播种的玉米。高粱和花生,对秧苗也有危害;但在5月--7月,随着虫子数量的增多,它们就主要吃农业害虫,而且衔回巢去喂幼鸟;在进入收割期的秋天,乌鸦对作物又有一定的危害;秋收之后和整个冬天,它们啄食散落田间的谷物以及地下害虫。

除秃鼻乌鸦外,白颈乌鸦、寒鸦和小嘴乌鸦也常见。

乌鸦智商赛过大猩猩 善于猜测别人的意图

一项新的研究证明,乌鸦的感知能力可与灵长类动物相媲美,与黑猩猩、大猩猩相比,它们的“智力”也毫不逊色。这项研究报告是由英国剑桥大学动物行为与实验心理学系两位研究人员共同完成的,发表在12月10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

乌鸦比我们所了解的还要聪明。

鸟站在蚁窝上,让愤怒的对手将蚁酸喷射到它们身上,沾上蚁酸的鸟,便可用这种“天然杀虫剂”,杀灭身上的寄生虫。

居于市区、以腐肉为食的乌鸦,则惯于借助马路上来往行驶的车辆,替它们轧破坚果,待行人散去,捡回已经破碎的果实,美美地吃上一顿。

在鸟类世界中,乌鸦、渡鸦、倌瘢以及鸦科家族其它成员,并不是“没有智力的笨鸟儿”,相反,它们一般被视为“聪明”的动物。而人类对于乌鸦的这种印象,似乎由来已久,甚至在《伊索寓言》里,也编织了一个“乌鸦喝水”的故事。

今天,科学家的研究证明,乌鸦比人类所想象的更要聪明。一项新的研究证明,乌鸦的感知能力可与灵长类动物相媲美,与黑猩猩、大猩猩相比,它们的“智力”也毫不逊色。这项研究报告是由英国剑桥大学动物行为与实验心理学系两位研究人员共同完成的,发表在12月10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

体形不大,脑子却很发达。

与身体相比,乌鸦的脑子相当大。研究人员埃米利和克莱顿在报告中写道:“它们(乌鸦)的脑容量与身体相比非常大,与黑猩猩的脑容量与身体之比差不多。”

科学家在报告中指出,尽管乌鸦和灵长类的脑结构有很大不同,但它们都会综合使用工具来解决相似的问题,都能够想象以及对可能发生的未来事件进行预测,而所有这些论点是建立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的。

为了享用美食,乌鸦使用了工具。

“这些研究发现,在智力方面,乌鸦不仅是鸟类中的高手(也许有些鹦鹉除外),智力水平甚至不亚于一些灵长类动物。”埃米利和克莱顿这样认为。

科学家有实验为证,他们将乌鸦养在实验室的笼子里,里面有一个窄口瓶,瓶子里有一个带提环的小铁桶,内装好吃的食物。乌鸦无法直接吃到食物,不过在笼子里有两根粗细适中的铁丝,一根直的,另外一根则是一端有钩的。

让人惊叹的事情发生了,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乌鸦都学会用有钩的铁丝吊起铁桶,吃到里面的食物。更为有趣的是第5次实验,科学家只留下一根直铁丝,没有弯的铁丝。此时,乌鸦利用地板的支撑,用脚把铁丝弯成钩状,然后用嘴叼着铁丝将瓶子里的小铁桶给吊出来,快乐享用它的午餐。

新发现令人震惊,“新苏格兰乌鸦”会制造工具!

在此前的研究者看来,乌鸦和大猩猩都在用复杂的方法来“思考”它们所处的社会和自然环境,只不能确定,黑猩猩和乌鸦是否能够理解工具的工作原理,也许它们只是偶尔发现那些工具有用。但是,对位于南太平洋的“新苏格兰乌鸦”进行研究后,科学家得到另外的结论,那就是乌鸦使用工具并非偶尔为之,它们竟然会制造工具。

新苏格兰乌鸦为了寻找食物而制造了两种非常不同的工具,用小树枝制造的钩子把小虫子从树洞中钩出来,它们还会用喙小心地把硬树叶雕刻成尖利的工具,在乱叶堆中翻找昆虫等。

英国鸟类学家杰姬·钱伯尔说,在野生动物中,这种制造并使用复杂工具的能力是非常罕见的。埃米利和克莱顿把乌鸦的手工同初级的人类技术发明联系起来。一些科学家还发现,不同的新苏格兰乌鸦,制造的工具也有所不同,因而认为它们具备了一定的文化形式。

有的乌鸦可以用过去的经验、记忆“揣测”同类。

现在,更多的科学家认为,动物们变得越来越聪明,并不是生理需要,而是社会需要。群体生活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为使个体优化,它们需要准确地理解世界将要发生什么,而像海豚以及黑猩猩(包括人类),就变成了脑容量大而且聪明的动物。新的研究揭示,乌鸦也是这样一种社会化的动物。

埃米利和克莱顿研究过西方丛鸦,这种鸟一旦发现其它鸟将食物藏在某个地方,它们就会去偷,不仅如此,由于具备了偷窃食物的经验,丛鸦还学会了防盗,当它们自己要储存食物时会小心地掩盖,以防被其它动物偷走。

在实验室进行的试验显示,如果一个“惯偷”在埋藏食物时被其它鸟儿看到,它就会秘密返回转移食物,而一般的鸟儿就不会这么狡猾。

研究人员说,西方丛鸦的这些行为表明它们能够猜测别人的意图,换言之,它们可以进入其它鸟儿的心灵,这也就证明它们有想象的能力。艾墨瑞和克莱顿在报告中说:“西方丛鸦可能具有想象力,因为它们需要记住过去相关的社会环境,运用自己作为小偷的经验去揣度其它小偷的行为,然后找到最安全的行动方针以保护自己偷来的食物。”

对西方丛鸦的研究有助于揭开人类智力机制的奥秘。

威尔士加的夫大学的心理学专家约翰·皮尔斯说,进入猿的类似认知能力的研究还没有得到任何确定性的结果。他说:“西方丛鸦的研究有力地证明了动物可以理解其它动物的思想。”

皮尔斯相信,可以通过对这类动物研究揭开人类智力基本机制的奥秘。他说:“语言一直被认为是动物和人类智力最主要的分界线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西方丛鸦没有语言,而研究显示,它们具有许多人类拥有的智力能力。这说明我们过去所认为的需要语言的智力能力事实上可能并不需要语言,这使我们不得不换种方式思考我们的这些能力了。”

对于乌鸦的形象,科学家还进行了辩护。

科学家认为,将乌鸦与邪恶联系起来,实在是冤枉了这类聪明的鸟儿。其实,在乌鸦的世界里,集体利益至上,它们的黑色羽毛下是纯洁和坚贞。乌鸦严格遵守一夫一妻制,还是典型的男女平等主义者,抚养幼鸟从来是夫妻双方的责任。如果我们人类真的很聪明的话,也许应该更好地研究一下这些老乌鸦了。

参考资料:

小语资源网 北京科技报

3、海鸥

海港清洁工--海鸥

海鸥是最常见的海鸟,甚至人们一提起海鸟就会很自然地首先想到海鸥。在海边、海港,在盛产鱼虾的渔场上,成群的海鸥欢腾雀跃,它们有的悠然自得地漂浮在水面上,有的游泳,觅食,有的低空飞翔、有的......偶尔见到两只海鸥突然如离弦之箭,在空中直矢海面,瞬即又腾空而起,互相奋力争夺着一条鱼。一般说,哪里有海鸥,'哪里就会有鱼,船在哪里撒网捕鱼,哪里也就会有海鸥光顾。

唐代大诗人李白诗曰:"众鸟集荣柯",海鸥当然也喜欢群集于食物丰盛的海域。因此,哪里发现有大群海鸥,哪里的水域必然充满着生命。碧海群鱼跃,蓝天鸥鸟飞,使富饶的海洋充满勃勃生机。

海鸥除以鱼虾、蟹、贝为食外,还爱拣食船上人们抛弃的残羹剩饭,故海鸥又有"海港清洁工"的绰号。港口、码头、海湾、轮船周围它们几乎是常客。在航船的航线上,也会有海鸥尾随跟踪,就是在落潮的海滩上漫步,也会惊起一群鸥乌。

夏天,海鸥飞到繁殖场地,在海岛的岩礁缝隙或坑洼里,在草地的杂草里、在灌木丛里,它们用枯草、树枝、羽毛、海草等筑起皿形巢。有的地方鸟巢的密度很大,两个巢之间相距l一2米远。各亲鸟都划定自己的"势力范围",不准其他鸟入侵,所以"邻居"间难免要经常争吵。

海鸥的归家本领很强,雌、雄都能回到它们上一年筑的巢里。每巢产卵2-4个,双亲都孵卵,约25天就能孵出雏鸥,40天后小海鸥飞向大海,开始独立生活。

飞鸟之王--信天翁

漫游信天翁是南极地区最大的飞乌,也是世界飞鸟之王。它身披洁白色羽毛,尾端和翼尖带有黑色斑纹,躯体呈流线型,展翅飞翔时,翅端间距可达3.4米。

号称飞翔冠军的漫游信天翁,真是名不虚传。它日行千里,习以为常,连飞数日,毫不倦怠,甚至绕极飞行,也锐气不减。漫游信天翁还是空中滑翔的能手呢,它可以连续几小时不扇动翅膀,仅凭借气流的作用,一个劲地滑翔,显得十分自在。

漫游信天翁被航海家誉为吉祥之鸟和导航之鸟。船只航行在咆哮的南大洋上时,通常可以看到它们不辞劳苦,飞奔而至,盘旋翱翔,给船只领航。有一次,笔者在前往南极洲的途中,遇见了漫游信天翁,起初人们误认为它是为了捕食船只击伤的鱼虾。后来发现,它并不尾随在船尾,也没有表现任何捕食的行为,而是一个劲地盘旋翱翔,时而高,时而低,时而远,时而近……船员们说,这是信天翁在给我们"导航",低空盘旋意味着前面有冰山或浮冰群,勇往直前的高飞则暗示着前面是开阔的海洋。但是,船上的鸟类学家却不同意这种说法,他们认为导航是假,好奇是真。信天翁从来没有或很少见到过人和船,出于一种好奇和本能,不断地追逐船只。他们的这一番争论,引得大家都笑了。接着,生物学家克里博士又补充说:"信天翁确实给考察队员带来乐趣。可以想象,经过漫长颠簸的几十个日日夜夜的航行,船员和考察队员们都已精疲力尽,寂寞万分,有信天翁作伴,不是十分高兴吗?"大家会意地点点头。

虽然南极地区的其他海鸟如管鼻堕和蓝眼鹈等,也被称为导航之鸟,但它们与信天翁完全不同。它们仅在南极大陆近岸几公里处活动,并习惯于尾随和追逐船只,其目的是捕食船只击伤的鱼虾等海洋生物和吞食船员丢弃的残羹剩饭。当海雾迷漫、航向难辨时,看到这些海鸟,就能判断,离岸不远了。而信天翁是在远离海岸的大洋上,起"导航"作用,它们两者的结合,使赴南极的船舶沿途都有海鸟作伴,别有情趣。

4、蝇蛆是家蝇的幼虫。它的利用及人工养殖,最初是从一些发达国家开始的。是在本世纪60年代末,美欧各国为了解决禽畜粪便处理及饲料动物蛋白缺乏的问题,陆续利用禽畜粪便人工养蛆,取得了一箭双雕的效果。目前,人工养蛆在中国也并不陌生,但养殖技术相对而言较为落后,专门从事蝇蛆养殖研究的人员较少,且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生产。我场是全国为数不多的规模化生产蝇蛆的养殖场,技术在国内可能属最先进水平。

在现有的自然资源中,规模大、分布广、营养丰富、最容易开发而开发力度欠缺的资源,首先应属昆虫资源。目前,一些主要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昆虫资源开发的前期研究及示范工作,其中日本已把昆虫资源开发生产列入高技术产业,并结合现代先进技术,投巨资进行研究。在昆虫资源中,尤其是家蝇的开发利用最为引人注目。

一、蝇蛆养殖的特点

家蝇(Muscadomestica)属昆虫纲,双翅目,双裂亚目、家蝇科,是我国大部分地区最常见、数量最多的一种。作为养殖开发对象,家蝇具有如下特点:

(1)家蝇的生活周期短,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每隔14-18天完成一个世代。人工饲养家蝇,自卵至成熟幼虫只需4-5天,比饲养其它昆虫周期要短得多;

(2)家蝇的繁殖能力强,每对家蝇一生产卵近千粒。若保守估计,每只雌蝇产200个后代,雌雄比例为1:1时,100只雌蝇经过10代,家蝇数将达到2万亿亿只,这是一个极为巨大的数字。这意味着一旦给予家蝇合适的生存条件,它们繁殖的数量将十分可观;

(3)家蝇的食性杂,几乎能在各种类型的有机腐蚀物质中生存,如畜禽的粪便、农副产品的废弃物、工业有机废渣(酒糟、醋糟)、有机垃圾等,所以,家蝇养殖的饲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生产成本极低,而且由于利用废物,因而还具有较深远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意义;

(4)家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因而养殖家蝇病害少,不象其他动物养殖流行病较多,稍不留心,损失较大;

(5)家蝇养殖易于人工控制,可在室内进行工厂化生产,技术性不强,但产品科技含量高;

(6)家蝇的养殖开发面广,产品多。有报道,美国迈阿密“家蝇农场”四个月内除可生产600多吨蛋白质外,还能同时生产出脂肪、抗菌素、凝集素、几丁质等产品,其效益远远超过其他农业项目。

二、蝇蛆养殖的应用前景

家蝇不仅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廉价、优质动物蛋白资源,而且其深加工也有较大发展潜力,可开发成医药、保健品、生化制剂、农药及化工产品等。

1、家蝇是优良的动物蛋白饲料。

据实验分析,蝇蛆的粗蛋白含量都和鲜鱼、鱼粉及蚕蛹粉相近或略高。蝇蛆的营养成分也较为全面,含有动物所需要的多种氨基酸,其每一种氨基酸含量都高于鱼粉,其必需氨基酸总量是鱼粉的2.3倍,蛋氨酸含量是鱼粉的2.7倍,赖氨酸含量是鱼粉的2.6倍。

蝇蛆原物质和干粉的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为44.09%和43.83%,均超过粮食与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提出的参考值40%,其必需的氨基酸总量/非必需氨基酸总量值(E/N)分别为0.79、0.73,均超过FAO/WHO提出的参考值0.6。饲养试验证实,家蝇幼虫既可用为禽畜和鱼类的鲜活饵料,用于禽畜和鱼类的幼体阶段(如幼鱼、雏鸡等)及喜食活动饵料的动物(如牛蛙、观赏鸟类等),更可作为替代鱼粉的动物蛋白饲料。

世界鱼粉市场最近几年由于产量减少而消费量增加,价格不断上涨。1995/1996年度世界鱼粉产量已减至最低水平,存货已减至6年来最低水平,1997/1998年度鱼粉资源总量估计比上一年度初减少40万吨。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鱼粉进口国,1996/1997年国外采购量为127万吨,1997/1998年国外采购量为95万吨,国内鱼粉单价已达5900-6000元/吨。如此大的动物蛋白市场,必将大大鼓舞蝇蛆的养殖。

2、开发养殖蝇蛆还有更深远的利用价值。

①蝇蛆富含蛋白质,因而可利用蝇蛆提取蛋白质,用于食品工业、发酵工业、橡胶工业等;

②蝇蛆的氨基酸组成比较合理,因此可用来制取水解蛋白和氨基酸。氨基酸可用来作药品,治疗一些由于氨基酸缺乏而引起的疾病,也可以加工成保健食品,或作食品强化剂,还可用于制造化妆品;

③蝇蛆可直接加工蛋白活性粉,蝇蛆蛋白活性粉具有抗疲劳、抗辐射,延缓衰老、护肝、增强免疫力等作用,是较为理想的保健品;

④蝇蛆表皮和蛹壳可提取几丁质,几丁质为含氨多糖类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广泛应用于工业、医药、食品、日用化工、国防、环保、农业等诸多高新科技领域,其开发利用已越来越被国内外科学界、医学界、企业界所重视;

⑤利用蝇蛆可开发新型医药。家蝇具有独特的免疫功能,其体内含有一种强烈杀菌作用的“抗菌活性蛋白”,这种活性蛋白只有万分之一浓度就足以杀灭入侵的病菌。同时,其血淋巴中含有抗癌作用的凝集素。再者,蝇蛆体内还含有一种粪产碱菌,能抑制皮肤脓疮的多种病菌,并能促进表皮的生成和疮伤的愈合。此外,家蝇体内还含有2%~4%的磷脂,磷脂具有保护细胞膜,降血脂,防治心血管疾病等方面的作用,因此蝇蛆在医药开发方面前景广阔;

⑥蝇蛆及其养殖废弃物可开发促进作物生长复合肥及抗虫抗病能力的杀虫剂或抗病制剂。

什么动物可以清洁地球

蝇 蛆:苍蝇及其幼虫,海鸥、乌鸦、屎壳郎。 1、屎壳郎,学名蜣螂。 蜣螂发现了一堆粪便后,便会用腿将部分粪便制成一个球状,将其滚开。它会先把粪球藏起来,然后再吃掉。蜣螂还以这种方式给它们的幼仔提供食物。一对正在繁殖的蜣螂会把一个粪球藏起来,但是这时雌蜣螂会用土将粪球做成梨状,并将自己的卵产在梨状球的颈部。幼虫孵出后,它们就以粪球为食。等到粪球被吃光,它们已经长大为成年蜣螂,破土而出了。 中药名蜣螂虫。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中记载屎壳郎还有推丸、推车客、黑牛儿、铁甲将军、夜游将军等好听的名字。李时珍解释说,因为屎壳郎虫能“转丸、弄丸,俗呼推车客”因为它们“深目高鼻,状如羌胡,背负黑甲,状如武士,故有蜣螂、将军之称”。屎壳郎是一种大型甲虫,体长23.7—40毫米,宽16.8—23毫米,体短阔,椭圆形,背面十分圆隆,体黑或黑褐色。它是人类清洁卫士,又是一种药用昆虫。2000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即有蜣螂入药的记载。入药者为雄体,含有1%蜣螂素。药性味咸寒,有镇惊、破瘀止痛、攻毒及通便等功能,主治癫痫狂、小儿惊风、二便不通、痢疾等。外用治痔疮、疔疮肿毒等。 2、乌鸦简介 乌鸦,是指鸦类鸟中有些种类,全身或大部分羽毛为乌黑色,俗称“乌鸦”。 秃鼻乌鸦是我国广大农村最常见的种类,全身羽毛黑色发亮,还带着紫色金属闪光。嘴巴长而粗壮,基部光秃,没有羽毛遮住鼻孔,所以叫它秃鼻乌鸦。 冬季,秃鼻乌鸦常与其它乌鸦混在一起,成百上千只一群,且飞且鸣,发出“哇——哇——”的粗劣嘶哑声,使人感到又凄凉又厌烦,因此被认为是一种不祥之鸟。 秃鼻乌鸦在高大的树上成群筑巢,一棵树上就可多达30个鸦巢,国外还有高达1200个巢的记录。筑巢材料由雄鸟收集,雌雄鸟共同编巢。巢比较粗糙,形如箩筐,每窝产蛋5个一6个,由雌鸟孵蛋,孵化期为16天-- 18天,幼鸟出壳后由双亲共同哺育,过29天--30 天飞离出巢,自己觅食。 春季,秃鼻乌鸦常集大群,啄食播种的玉米。高粱和花生,对秧苗也有危害;但在5月--7月,随着虫子数量的增多,它们就主要吃农业害虫,而且衔回巢去喂幼鸟;在进入收割期的秋天,乌鸦对作物又有一定的危害;秋收之后和整个冬天,它们啄食散落田间的谷物以及地下害虫。 除秃鼻乌鸦外,白颈乌鸦、寒鸦和小嘴乌鸦也常见。 乌鸦智商赛过大猩猩 善于猜测别人的意图 一项新的研究证明,乌鸦的感知能力可与灵长类动物相媲美,与黑猩猩、大猩猩相比,它们的“智力”也毫不逊色。这项研究报告是由英国剑桥大学动物行为与实验心理学系两位研究人员共同完成的,发表在12月10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 乌鸦比我们所了解的还要聪明。 鸟站在蚁窝上,让愤怒的对手将蚁酸喷射到它们身上,沾上蚁酸的鸟,便可用这种“天然杀虫剂”,杀灭身上的寄生虫。 居于市区、以腐肉为食的乌鸦,则惯于借助马路上来往行驶的车辆,替它们轧破坚果,待行人散去,捡回已经破碎的果实,美美地吃上一顿。 在鸟类世界中,乌鸦、渡鸦、倌瘢以及鸦科家族其它成员,并不是“没有智力的笨鸟儿”,相反,它们一般被视为“聪明”的动物。而人类对于乌鸦的这种印象,似乎由来已久,甚至在《伊索寓言》里,也编织了一个“乌鸦喝水”的故事。 今天,科学家的研究证明,乌鸦比人类所想象的更要聪明。一项新的研究证明,乌鸦的感知能力可与灵长类动物相媲美,与黑猩猩、大猩猩相比,它们的“智力”也毫不逊色。这项研究报告是由英国剑桥大学动物行为与实验心理学系两位研究人员共同完成的,发表在12月10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 体形不大,脑子却很发达。 与身体相比,乌鸦的脑子相当大。研究人员埃米利和克莱顿在报告中写道:“它们(乌鸦)的脑容量与身体相比非常大,与黑猩猩的脑容量与身体之比差不多。” 科学家在报告中指出,尽管乌鸦和灵长类的脑结构有很大不同,但它们都会综合使用工具来解决相似的问题,都能够想象以及对可能发生的未来事件进行预测,而所有这些论点是建立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的。 为了享用美食,乌鸦使用了工具。 “这些研究发现,在智力方面,乌鸦不仅是鸟类中的高手(也许有些鹦鹉除外),智力水平甚至不亚于一些灵长类动物。”埃米利和克莱顿这样认为。 科学家有实验为证,他们将乌鸦养在实验室的笼子里,里面有一个窄口瓶,瓶子里有一个带提环的小铁桶,内装好吃的食物。乌鸦无法直接吃到食物,不过在笼子里有两根粗细适中的铁丝,一根直的,另外一根则是一端有钩的。 让人惊叹的事情发生了,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乌鸦都学会用有钩的铁丝吊起铁桶,吃到里面的食物。更为有趣的是第5次实验,科学家只留下一根直铁丝,没有弯的铁丝。此时,乌鸦利用地板的支撑,用脚把铁丝弯成钩状,然后用嘴叼着铁丝将瓶子里的小铁桶给吊出来,快乐享用它的午餐。 新发现令人震惊,“新苏格兰乌鸦”会制造工具! 在此前的研究者看来,乌鸦和大猩猩都在用复杂的方法来“思考”它们所处的社会和自然环境,只不能确定,黑猩猩和乌鸦是否能够理解工具的工作原理,也许它们只是偶尔发现那些工具有用。但是,对位于南太平洋的“新苏格兰乌鸦”进行研究后,科学家得到另外的结论,那就是乌鸦使用工具并非偶尔为之,它们竟然会制造工具。 新苏格兰乌鸦为了寻找食物而制造了两种非常不同的工具,用小树枝制造的钩子把小虫子从树洞中钩出来,它们还会用喙小心地把硬树叶雕刻成尖利的工具,在乱叶堆中翻找昆虫等。 英国鸟类学家杰姬·钱伯尔说,在野生动物中,这种制造并使用复杂工具的能力是非常罕见的。埃米利和克莱顿把乌鸦的手工同初级的人类技术发明联系起来。一些科学家还发现,不同的新苏格兰乌鸦,制造的工具也有所不同,因而认为它们具备了一定的文化形式。 有的乌鸦可以用过去的经验、记忆“揣测”同类。 现在,更多的科学家认为,动物们变得越来越聪明,并不是生理需要,而是社会需要。群体生活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为使个体优化,它们需要准确地理解世界将要发生什么,而像海豚以及黑猩猩(包括人类),就变成了脑容量大而且聪明的动物。新的研究揭示,乌鸦也是这样一种社会化的动物。 埃米利和克莱顿研究过西方丛鸦,这种鸟一旦发现其它鸟将食物藏在某个地方,它们就会去偷,不仅如此,由于具备了偷窃食物的经验,丛鸦还学会了防盗,当它们自己要储存食物时会小心地掩盖,以防被其它动物偷走。 在实验室进行的试验显示,如果一个“惯偷”在埋藏食物时被其它鸟儿看到,它就会秘密返回转移食物,而一般的鸟儿就不会这么狡猾。 研究人员说,西方丛鸦的这些行为表明它们能够猜测别人的意图,换言之,它们可以进入其它鸟儿的心灵,这也就证明它们有想象的能力。艾墨瑞和克莱顿在报告中说:“西方丛鸦可能具有想象力,因为它们需要记住过去相关的社会环境,运用自己作为小偷的经验去揣度其它小偷的行为,然后找到最安全的行动方针以保护自己偷来的食物。” 对西方丛鸦的研究有助于揭开人类智力机制的奥秘。 威尔士加的夫大学的心理学专家约翰·皮尔斯说,进入猿的类似认知能力的研究还没有得到任何确定性的结果。他说:“西方丛鸦的研究有力地证明了动物可以理解其它动物的思想。” 皮尔斯相信,可以通过对这类动物研究揭开人类智力基本机制的奥秘。他说:“语言一直被认为是动物和人类智力最主要的分界线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西方丛鸦没有语言,而研究显示,它们具有许多人类拥有的智力能力。这说明我们过去所认为的需要语言的智力能力事实上可能并不需要语言,这使我们不得不换种方式思考我们的这些能力了。” 对于乌鸦的形象,科学家还进行了辩护。 科学家认为,将乌鸦与邪恶联系起来,实在是冤枉了这类聪明的鸟儿。其实,在乌鸦的世界里,集体利益至上,它们的黑色羽毛下是纯洁和坚贞。乌鸦严格遵守一夫一妻制,还是典型的男女平等主义者,抚养幼鸟从来是夫妻双方的责任。如果我们人类真的很聪明的话,也许应该更好地研究一下这些老乌鸦了。

参考资料:

小语资源网 北京科技报 3、海鸥 海港清洁工--海鸥 海鸥是最常见的海鸟,甚至人们一提起海鸟就会很自然地首先想到海鸥。在海边、海港,在盛产鱼虾的渔场上,成群的海鸥欢腾雀跃,它们有的悠然自得地漂浮在水面上,有的游泳,觅食,有的低空飞翔、有的......偶尔见到两只海鸥突然如离弦之箭,在空中直矢海面,瞬即又腾空而起,互相奋力争夺着一条鱼。一般说,哪里有海鸥,'哪里就会有鱼,船在哪里撒网捕鱼,哪里也就会有海鸥光顾。 唐代大诗人李白诗曰:"众鸟集荣柯",海鸥当然也喜欢群集于食物丰盛的海域。因此,哪里发现有大群海鸥,哪里的水域必然充满着生命。碧海群鱼跃,蓝天鸥鸟飞,使富饶的海洋充满勃勃生机。 海鸥除以鱼虾、蟹、贝为食外,还爱拣食船上人们抛弃的残羹剩饭,故海鸥又有"海港清洁工"的绰号。港口、码头、海湾、轮船周围它们几乎是常客。在航船的航线上,也会有海鸥尾随跟踪,就是在落潮的海滩上漫步,也会惊起一群鸥乌。 夏天,海鸥飞到繁殖场地,在海岛的岩礁缝隙或坑洼里,在草地的杂草里、在灌木丛里,它们用枯草、树枝、羽毛、海草等筑起皿形巢。有的地方鸟巢的密度很大,两个巢之间相距l一2米远。各亲鸟都划定自己的"势力范围",不准其他鸟入侵,所以"邻居"间难免要经常争吵。 海鸥的归家本领很强,雌、雄都能回到它们上一年筑的巢里。每巢产卵2-4个,双亲都孵卵,约25天就能孵出雏鸥,40天后小海鸥飞向大海,开始独立生活。 飞鸟之王--信天翁 漫游信天翁是南极地区最大的飞乌,也是世界飞鸟之王。它身披洁白色羽毛,尾端和翼尖带有黑色斑纹,躯体呈流线型,展翅飞翔时,翅端间距可达3.4米。 号称飞翔冠军的漫游信天翁,真是名不虚传。它日行千里,习以为常,连飞数日,毫不倦怠,甚至绕极飞行,也锐气不减。漫游信天翁还是空中滑翔的能手呢,它可以连续几小时不扇动翅膀,仅凭借气流的作用,一个劲地滑翔,显得十分自在。 漫游信天翁被航海家誉为吉祥之鸟和导航之鸟。船只航行在咆哮的南大洋上时,通常可以看到它们不辞劳苦,飞奔而至,盘旋翱翔,给船只领航。有一次,笔者在前往南极洲的途中,遇见了漫游信天翁,起初人们误认为它是为了捕食船只击伤的鱼虾。后来发现,它并不尾随在船尾,也没有表现任何捕食的行为,而是一个劲地盘旋翱翔,时而高,时而低,时而远,时而近……船员们说,这是信天翁在给我们"导航",低空盘旋意味着前面有冰山或浮冰群,勇往直前的高飞则暗示着前面是开阔的海洋。但是,船上的鸟类学家却不同意这种说法,他们认为导航是假,好奇是真。信天翁从来没有或很少见到过人和船,出于一种好奇和本能,不断地追逐船只。他们的这一番争论,引得大家都笑了。接着,生物学家克里博士又补充说:"信天翁确实给考察队员带来乐趣。可以想象,经过漫长颠簸的几十个日日夜夜的航行,船员和考察队员们都已精疲力尽,寂寞万分,有信天翁作伴,不是十分高兴吗?"大家会意地点点头。 虽然南极地区的其他海鸟如管鼻堕和蓝眼鹈等,也被称为导航之鸟,但它们与信天翁完全不同。它们仅在南极大陆近岸几公里处活动,并习惯于尾随和追逐船只,其目的是捕食船只击伤的鱼虾等海洋生物和吞食船员丢弃的残羹剩饭。当海雾迷漫、航向难辨时,看到这些海鸟,就能判断,离岸不远了。而信天翁是在远离海岸的大洋上,起"导航"作用,它们两者的结合,使赴南极的船舶沿途都有海鸟作伴,别有情趣。 4、蝇蛆是家蝇的幼虫。它的利用及人工养殖,最初是从一些发达国家开始的。是在本世纪60年代末,美欧各国为了解决禽畜粪便处理及饲料动物蛋白缺乏的问题,陆续利用禽畜粪便人工养蛆,取得了一箭双雕的效果。目前,人工养蛆在中国也并不陌生,但养殖技术相对而言较为落后,专门从事蝇蛆养殖研究的人员较少,且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生产。我场是全国为数不多的规模化生产蝇蛆的养殖场,技术在国内可能属最先进水平。 在现有的自然资源中,规模大、分布广、营养丰富、最容易开发而开发力度欠缺的资源,首先应属昆虫资源。目前,一些主要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昆虫资源开发的前期研究及示范工作,其中日本已把昆虫资源开发生产列入高技术产业,并结合现代先进技术,投巨资进行研究。在昆虫资源中,尤其是家蝇的开发利用最为引人注目。 一、蝇蛆养殖的特点 家蝇(Muscadomestica)属昆虫纲,双翅目,双裂亚目、家蝇科,是我国大部分地区最常见、数量最多的一种。作为养殖开发对象,家蝇具有如下特点: (1)家蝇的生活周期短,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每隔14-18天完成一个世代。人工饲养家蝇,自卵至成熟幼虫只需4-5天,比饲养其它昆虫周期要短得多; (2)家蝇的繁殖能力强,每对家蝇一生产卵近千粒。若保守估计,每只雌蝇产200个后代,雌雄比例为1:1时,100只雌蝇经过10代,家蝇数将达到2万亿亿只,这是一个极为巨大的数字。这意味着一旦给予家蝇合适的生存条件,它们繁殖的数量将十分可观; (3)家蝇的食性杂,几乎能在各种类型的有机腐蚀物质中生存,如畜禽的粪便、农副产品的废弃物、工业有机废渣(酒糟、醋糟)、有机垃圾等,所以,家蝇养殖的饲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生产成本极低,而且由于利用废物,因而还具有较深远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意义; (4)家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因而养殖家蝇病害少,不象其他动物养殖流行病较多,稍不留心,损失较大; (5)家蝇养殖易于人工控制,可在室内进行工厂化生产,技术性不强,但产品科技含量高; (6)家蝇的养殖开发面广,产品多。有报道,美国迈阿密“家蝇农场”四个月内除可生产600多吨蛋白质外,还能同时生产出脂肪、抗菌素、凝集素、几丁质等产品,其效益远远超过其他农业项目。 二、蝇蛆养殖的应用前景 家蝇不仅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廉价、优质动物蛋白资源,而且其深加工也有较大发展潜力,可开发成医药、保健品、生化制剂、农药及化工产品等。 1、家蝇是优良的动物蛋白饲料。 据实验分析,蝇蛆的粗蛋白含量都和鲜鱼、鱼粉及蚕蛹粉相近或略高。蝇蛆的营养成分也较为全面,含有动物所需要的多种氨基酸,其每一种氨基酸含量都高于鱼粉,其必需氨基酸总量是鱼粉的2.3倍,蛋氨酸含量是鱼粉的2.7倍,赖氨酸含量是鱼粉的2.6倍。 蝇蛆原物质和干粉的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为44.09%和43.83%,均超过粮食与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提出的参考值40%,其必需的氨基酸总量/非必需氨基酸总量值(E/N)分别为0.79、0.73,均超过FAO/WHO提出的参考值0.6。饲养试验证实,家蝇幼虫既可用为禽畜和鱼类的鲜活饵料,用于禽畜和鱼类的幼体阶段(如幼鱼、雏鸡等)及喜食活动饵料的动物(如牛蛙、观赏鸟类等),更可作为替代鱼粉的动物蛋白饲料。 世界鱼粉市场最近几年由于产量减少而消费量增加,价格不断上涨。1995/1996年度世界鱼粉产量已减至最低水平,存货已减至6年来最低水平,1997/1998年度鱼粉资源总量估计比上一年度初减少40万吨。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鱼粉进口国,1996/1997年国外采购量为127万吨,1997/1998年国外采购量为95万吨,国内鱼粉单价已达5900-6000元/吨。如此大的动物蛋白市场,必将大大鼓舞蝇蛆的养殖。 2、开发养殖蝇蛆还有更深远的利用价值。 ①蝇蛆富含蛋白质,因而可利用蝇蛆提取蛋白质,用于食品工业、发酵工业、橡胶工业等; ②蝇蛆的氨基酸组成比较合理,因此可用来制取水解蛋白和氨基酸。氨基酸可用来作药品,治疗一些由于氨基酸缺乏而引起的疾病,也可以加工成保健食品,或作食品强化剂,还可用于制造化妆品; ③蝇蛆可直接加工蛋白活性粉,蝇蛆蛋白活性粉具有抗疲劳、抗辐射,延缓衰老、护肝、增强免疫力等作用,是较为理想的保健品; ④蝇蛆表皮和蛹壳可提取几丁质,几丁质为含氨多糖类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广泛应用于工业、医药、食品、日用化工、国防、环保、农业等诸多高新科技领域,其开发利用已越来越被国内外科学界、医学界、企业界所重视; ⑤利用蝇蛆可开发新型医药。家蝇具有独特的免疫功能,其体内含有一种强烈杀菌作用的“抗菌活性蛋白”,这种活性蛋白只有万分之一浓度就足以杀灭入侵的病菌。同时,其血淋巴中含有抗癌作用的凝集素。再者,蝇蛆体内还含有一种粪产碱菌,能抑制皮肤脓疮的多种病菌,并能促进表皮的生成和疮伤的愈合。此外,家蝇体内还含有2%~4%的磷脂,磷脂具有保护细胞膜,降血脂,防治心血管疾病等方面的作用,因此蝇蛆在医药开发方面前景广阔; ⑥蝇蛆及其养殖废弃物可开发促进作物生长复合肥及抗虫抗病能力的杀虫剂或抗病制剂。

蜜环菌有哪些特征?

(岳德超、冉砚珠)

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Vahl ex Fr.)Ouél.〕别名蜜环蕈、榛蘑。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无隔担子菌亚纲、伞菌目、口蘑科,蜜环菌属。子实体为一年生,是食、药兼用真菌,亦是为害森林的根腐病病原菌。全世界均有分布。我国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西、山东、甘肃、陕西、青海、新疆、四川、安徽、浙江、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内蒙古、西藏及台湾等省区。子实体、菌索和菌丝体均可入药。性温、味甘。子实体含有甘露醇、卵磷脂、麦角甾醇、维生素A(含量高)、B1、B2、C、PP及多种氨基酸,其中以天门冬氨酸、谷氨酸和亮氨酸含量最高(其菌索、发酵菌丝体及天麻亦是上述各种氨基酸含量最高,见表21—9。具有祛风活络,强筋壮骨等功能。用于治疗腰腿痛、癫痫等疾病。并可预防视力减退、夜盲症、皮肤干燥等。目前,贵州省科学院植物园及山东省栖霞县人工栽培已获成功。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鉴于蜜环菌与天麻的特殊关系,1976年发酵生产蜜环菌代替天麻应用于临床也已获得成功,并通过成果鉴定。现全国已有几家药厂生产。蜜环菌发酵物在所用剂量下具有与天麻相同的生物活性,如对中枢神经有镇静及抗惊作用,能改善血液循环,增加脑及冠状动脉血流量等。临床观察结果证明,对不同病因(高血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美尼尔氏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阴虚阳亢型病人)引起的眩晕症状的疗效与天麻相似,对神经衰弱、失眠、耳鸣、肢麻及癫痫、脑动脉硬化等疾病也有一定疗效。从其发酵物中提取分离得到甘露醇、蜜环菌甲素、蜜环菌乙素、尿嘧啶、尿苷、赤鲜醇、阿糖醇及与天麻成分相同的腺嘌呤、腺苷、蔗糖、羟甲基糠醛、十八酸甲脂等。

表21—9 蜜环菌与天麻氨基酸含量测定

* 分析结果:均以谷氨酸最高,其次为天冬氨酸和亮氨酸,蛋氨酸含量最低。

分析仪器:835-50氨基酸自动分析仪。

一、形态特征

(一)子实体

夏秋季多丛生于老树桩或树的基部,也能寄生于活树上。菌体高约10—15cm,菌盖肉质,半球形后变平展,有时稍呈脐状,直径5—12cm,蜜**或浅土**,中央部稍暗,表面多布以小鳞片或丛卷毛状鳞片或完全平滑,边缘多波浪形,具有放射状条纹,菌柄长10—15cm,粗6—18mm,圆柱形稍弯曲,有时基部稍膨大(瓶栽基部不发达),纤维质,内部松软,后期中空,浅褐色,菌环白色生柄上部或不明显,松软,菌柄基部与根状菌索相连,菌褶贴生至延生,近白色,孢子印白色,孢子无色光滑,椭圆形,8—9.5×5.5—6.5μm。

(二)菌丝体

以菌丝、菌球、分叉菌体及菌索等形式存在。

1.菌丝

显微镜观察,菌丝无色透明,具横隔膜的丝状体,不形成锁状联合。纯培养中,初为白色绒毯状,以后逐渐为锈**、棕红色,老化时呈黑褐色,此时菌体质脆而薄,表面有皱纹,有时菌体上长出驼色卷曲绒毛状菌丝丛。菌丝自长出至老化前在暗处可见到荧光,白色菌丝荧光最强。菌丝常侵入树根或老树干的组织,导致树木腐朽。

2.菌球及分叉菌体

摇瓶培养中,菌丝体的形态多呈刺球状或不规则的分叉菌体,菌球体大小约3—7mm,中微空,浅褐色。菌球及分叉菌体在暗处均具有荧光,4—5天亮度最强,7天以后逐渐减弱。

3.菌索

是组织化菌丝,由无数白色或白**平行细长的菌丝扭结形成的根状结构。外面包有一层鞘,幼嫩时为白色,以后逐渐变为棕红色,尖端生长点白色或白**,老化时变为黑褐色,最长可达数米,分叉。在纯培养中,伸向基质中的菌索不变色或变色慢,基质外面的菌索则变色快,幼嫩时白色质脆,在暗处可见荧光,老化后则较坚韧,呈黑褐色,显微镜观察,菌索表面着生短的菌丝,具横隔膜,有时在菌丝周围可见到无色棒状结晶体(图21—15)。

图21—15 蜜环菌形态图

1.子实体 2.子实体纵切面 3.孢子

二、生物学特性

蜜环菌常见于夏秋季,多成丛腐生于老树桩及树基部,或寄生在活树上。它能侵害200多种树木,常见者为松、云杉、冷杉、落叶松及其它阔叶树,在凤仙花、芍药、美国人参、食用大黄、甘蔗、草莓以及马铃薯等草本植物上亦发现有蜜环菌的寄生或腐生。

(一)温度

据Roitsma(1932)报道,蜜环菌的菌丝体在某种培养基中,保持散光状态,在18—22℃条件下,经过3—4个月可形成子实体。李良生等(1987)报道,在我国一般12—20℃条件下均能形成子实体,而最适温度为15—18℃。

菌丝体在5—30℃之间均可生长,但以24—27℃最为适宜。在15—28℃条件下均能形成菌索,而以25℃为宜。蜜环菌菌丝体在10—30℃之间均可发光,以24—28℃发光最强。超过37℃则失去发光能力。

(二)空气

蜜环菌是好气性真菌,通气良好才能很好生长。深层发酵培养过程中,亦需通气搅拌给以适当的空气。

(三)湿度

蜜环菌的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水分和很高的空气湿度,基质中含水量50—60%,空气相对湿度80%时菌丝体生长最好。形成子实体需要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5—95%之间。

(四)酸碱度

蜜环菌在pH4—7均能生长,但以pH6左右为宜。

(五)光照

光照抑制蜜环菌的生长。菌丝及菌索生长时不需要光照,形成子实体需要散射光。李良生等报道,在人工培育过程中无需直射光,一般100—500lx均能良好地生长并形成子实体。

(六)营养

蜜环菌是兼性寄生真菌,既可在倒木或树桩上营腐生生活,又可寄生在活树上。培育子实体可因地制宜采用棉籽壳、玉米芯、锯木屑、麦麸、米糠等。液体培养菌丝体,碳源以葡萄糖为好,氮源以蚕蛹粉、蛋白胨为好。

三、栽培技术

蜜环菌子实体的栽培技术方面的文献报道极少。目前,只有山东李良生等(1988)报道人工栽培蜜环菌已获得成功,但尚未推广。而以发酵方法生产蜜环菌菌丝体已于70年代就获得成功,并应用于临床,已取得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菌砖栽培蜜环菌子实体

1.培养基的制备

新鲜棉籽壳曝晒2—3天,取棉籽壳100kg,加入玉米粉渣20kg,石膏1kg,磷肥1kg,多菌灵0.15kg,含水量掌握在拌匀后以手紧握,指间有水滴出1—2滴为宜。pH值6.5。

2.播种前准备

活动模具58×45×12cm,塑料布100cm2。栽培室内外用pH值12以上生石灰水刷洗干净,一切用具与塑料布均需在0.1%的高锰酸钾液中浸泡3—5分钟。

3.播种

将塑料衬放在活动模具内,把拌好的棉籽壳堆放在塑料布上,约6cm高,撒上一层菌种,再添一层料,撒一层菌种,共撒3层料3层菌种,在培养料的四角及中央埋上大块菌种,表面撒一层碎菌种,适当压实,整平,盖上报纸,用塑料布包好,再用小木板压紧,即成菌砖。

4.菌丝生长期的管理

在22—28℃菌丝均能生长,但以25℃为宜,故此阶段温度应控制在24—26℃之间。播种后24小时萌动,48小时似吃料块,7天后洁白的菌丝可布满料面,这时应每天早晚揭膜通风。25天可发透,即转入分化期。

5.子实体生长期管理

试验中发现蜜环菌在2—20℃条件下均能产生子实体,但以15—18℃生长最快。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5—95%之间,严禁直射光照,在100—500lx光照下均生长良好。3—5天即可采收。

收完一批子实体后,将菌砖晾2—3天,表干内湿,含水量在50%左右,再喷营养液,直至菌砖的含水量达到70%左右,盖好塑料布,3—5天可形成菌蕾,共可收5批。

营养液的配制:葡萄糖250g,酵母片300片,维生素B1100片,以适量水溶化,再加水至50kg,水温25—30℃。

按上述制作方法,15块菌砖共收获蜜环菌子实体37.25kg。

蜜环菌子实体春秋两季均可生产。从种到收完5批仅需45—50天。

6.采收加工

当菌盖长至八成开时,即应采收。先于阳光下翻晒,待子实体稍干后,再于60—65℃下烘烤,并勤翻动,直至菌柄和菌盖都已烤干,即可装入塑料袋中,再放入纸箱(或木箱)中,保存于阴凉干燥处。

另外亦有采用栽培过天麻2—4年的废菌材培养子实体的方法。

(二)发酵生产蜜环菌菌丝体

70年代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已成功地应用发酵方法生产蜜环菌制剂。发酵生产蜜环菌方法可分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两种。

1.液体发酵

(1)液体发酵生产工艺流程

(2)培养基的制备

①斜面培养基:可采用PDA培养基。②种子培养基s麦麸50g煮汁,葡萄糖20g,磷酸二氢钾1.5g,硫酸镁0.75g,维生素B110mg(或不加)溶化后加自来水至1000ml,pH自然(6—6.2)。500ml三角瓶,每瓶加入蚕蛹粉0.5g,上述培养基100ml为一级种子培养基或5000ml三角瓶装1000ml培养基,蚕蛹粉5g为二级种子培养基。③发酵培养基:葡萄糖1%,蔗糖2%,豆饼粉1%,蚕蛹粉1%,磷酸二氢钾0.15%,硫酸镁0.075%,自来水,pH自然。上述各种培养基均在121℃下蒸汽灭菌30分钟。

(3)培养①斜面培养:新转管斜面在25—26℃下培养15—20天即可长好备用。这时菌丝呈棕红色,边缘呈白色,在暗处显荧光,表面有皱纹,有时长出稍卷曲驼色气生菌丝丛,背面能见到长入培养基中的白**根状菌索,长出培养基外的根状菌索老化后呈黑褐色。②种子培养:一级种子培养,以一支斜面菌种接一瓶种子培养基,在25—26℃下振荡培养5—6天。二级种子培养,以一级种子一瓶接入二级种子培养基中,振荡培养3—4天。三级种子是在种子罐内进行的扩大种子培养。一般40l罐,投料25—30l,以121℃灭菌半小时,冷却后以5—10%接种量,26—28℃搅拌通气培养,搅拌速度为150—180转/min,通气量1∶0.3—1∶0.5(V/V/min),培养96—120小时即可生长好备用。③发酵培养:是在发酵罐中进行通气搅拌培养。接种量10%,发酵条件同种子罐种子培养条件。培养7—9天,发酵液变为棕紫褐色,菌丝较密,即可出罐。④采收:发酵完毕,采用离心机或板框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膏状,与菌这体混合,于65—75℃下烤干,粉碎,质检,压片。

(4)菌种保藏

蜜环菌可以采用低温保藏法,于4—5℃下可保藏8个月到1年。但用时需重新转管。

2.固体发酵培养

其斜面培养、种子培养等方法和条件同液体发酵。

(1)固体发酵培养基的制备

于500ml克氏瓶(或罐头瓶)中装入玉米粉20g,麦麸20g,自来水90ml,充分摇匀,于1kg/cm2下灭菌30分钟后趁热摊平,备用。

(2)固体发酵培养

以二级种子接种固体培养基,每瓶接种量为10—20ml,视表面积大小而定,摇匀后置于25—27℃下培养3天左右,蜜环菌即开始生长,8—10天菌丝体可长满培养基的表面,15—20天菌丝体即可伸入整个培养基,并形成菌索,在暗处可见到荧光,颜色由白逐渐变为**、锈**、棕褐色,到25—30天之间呈褐黑色,此时已老熟,即可采收。

(3)采收

成熟后从瓶内取出晾干再烤。干燥温度及其它程序同液体发酵生产方法。

目前,全国共有10个药厂进行液体发酵生产,其规模最小的发酵罐为3t,最大的为20t,两个药厂进行固体发酵生产。除片剂外,亦生产冲剂和口服液。除满足国内需要外,尚有部分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