榛蘑治疗癫痫-榛蘑有抗癌作用吗
孕妇可以吃榛蘑干吗?
它母亲吃榛子很好:它们很好吃,可以增加准妈妈的食欲。榛子富含多种矿物质成分,尤其是钾,可以维持机体的正常活动。此外,榛子还含有丰富的钙、锌、铁等营养成分,可预防孕期抽筋、贫血、心烦等症状。榛子中丰富的纤维素能促进胃肠消化吸收,改善便秘症状。
对胎儿的好处:榛子富含VA、VB、VE等多种维生素,可以保护胎儿的视力和神经系统发育,也使婴儿的皮肤更光滑。此外,榛子的矿物质成分也非常均衡,丰富的钾可以促进细胞的正常发育,钙可以促进骨骼的生长,铁可以预防胎儿先天性贫血。
榛子的药用价值极高。自古以来就有关于榛子药用价值的介绍。具有祛风活络、强筋壮骨的作用,常用于治疗羊癫疯、腰腿痛、佝偻病、龋齿,预防羊视力下降、夜盲症、皮肤干燥。增强对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的抵抗力。它还具有镇静、抗惊厥和耐缺氧作用,并具有与天麻相似的药理作用。广泛用于眩晕、头痛、神经衰弱、失眠、高血压、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的预防和保健。经常食用可以益气充饥,提高智力和幸福感,延年益寿。
榛子是真菌植物门蜜环菌的子实体。人们称之为山珍和东北第四宝。榛蘑滑嫩爽口,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被一些发达国家列为一类食品。榛子呈伞状,浅土**,老褐色。榛子生长在7-8月份针叶阔叶树的干基、替换根、倒下的木头和埋在土壤中的树枝上。一般都生在浅山区的榛柴岗上,故名榛蘑。
榛蘑的营养价值
榛子采自大兴的原始森林它富含钙、磷、铁等微量元素。钾含量高达每百克2000毫克以上。此外,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是普通蔬菜的十几倍,被一些发达国家列为一类食品。
榛子味道鲜美,榛子炖鸡是东北人招待贵宾不可或缺的传统美味。榛子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经常食用可以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提高智力,使人愉快,补气,消除饥饿,延年益寿。
榛蘑的功效:
榛蘑的别称:蜜环菌、蜜环菌、蜜环菌、蜜环菌。榛子又名真菇、蜜菇、蜜环菇、柞菇,是口蘑科的食用菌。野生榛蘑是东北特有的美味佳肴之一,也是少数能不要人工培养。榛子味甘性温,能祛风活络,强筋壮骨,可用于治疗腰腿痛、佝偻病、癫痫等。据一些报道,经常使用还可以防止视力下降、夜盲症、皮肤干燥,抵抗一些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榛子含有人体必需的成分。
孕妇吃榛蘑的好处:
1.榛蘑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钾、钙、镁、铁、锌等矿物元素。味道鲜美,嫩滑爽口。榛蘑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钾、钙、镁、铁、锌等矿物元素。它可以增强人还适用于产妇。
2.榛蘑很好吃,可以提高准妈妈的食欲。榛子富含多种矿物质成分,尤其是钾,能维持机体的正常活动。
3.可以预防孕期抽筋、贫血、心烦等症状。榛子中丰富的纤维素能促进胃肠消化吸收,改善便秘症状。
4.榛树的矿物成分
凉拌榛蘑的做法
榛子本身富含油脂,使脂溶性维生素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对身体虚弱、病后虚弱、饥肠辘辘的人有很好的滋补作用。本期校易搜带来——冷菇
凉拌榛蘑的做法
的做法。
配料:黄瓜、榛子磨、东谷白醋、糖、辣椒油、东谷酱油。
步骤
1.主要是黄瓜。我只用了两个。如果你想用这道菜招待朋友,你你最好多准备些黄瓜。这道菜绝对受大家欢迎。
2.清洗干净的榛蘑。我们很多黄瓜都掺了金针菇。我不我手头没有,所以我用了家里的新鲜榛蘑。
3.新鲜榛蘑用水焯一下,如果是金针菇罐头就不用了。如果蘑菇是新鲜的,应该将其焯一下。
4.拿一大碗。所有酒店都用玻璃碗,我家没办法,只能用大汤碗。将泥状榛蘑沥干放入碗底,然后将黄瓜切成丝放入碗中。切黄瓜很有技巧。我不我不喜欢用那种插页。
5.最重要的步骤是混合调味汁。也先准备一个大碗和一个小碗。我用的量具就是图中的勺子。两汤匙白糖在一小碗水中煮沸。如果你想经常做,你最好用冰糖煮一下,然后放入冰箱冷藏。半碗鲜酱油,两勺白醋,两勺辣椒油,都可以倒入大碗中拌匀。
榛蘑的功效与作用
榛子是中药,具有祛风活络、强筋壮骨的作用。常用于治疗癫痫、腰腿痛、佝偻病等。经常食用可以预防视力下降、夜盲症、皮肤干燥;增强对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的抵抗力。
1.保护你的视力
经常食用野生榛子可以使皮肤干燥,抵抗一些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榛子的功效不止于此。它对预防视力下降和夜盲症也非常有效。如果你是一个经常在电脑前工作的人,建议你多吃榛子,对眼睛视力保护很有帮助。
开胃食品
榛子本身有一种天然的香气,可以刺激食欲。丰富的纤维素还可以帮助消化,预防便秘。
降低胆固醇
榛蘑能降低胆固醇,避免肉类中的饱和脂肪酸对身体的危害,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榛蘑的适合人群
榛蘑适合大多数人食用。
1.特别适合学生,长时间工作,长时间面对电脑,用眼过度的人,因为可以预防视力下降,治疗夜盲症。
2.对于女性来说,榛子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成分,可以保湿、改善皮肤,有延缓衰老的作用,对乳腺癌、卵巢癌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3.对于老年人,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癫痫、腰腿痛、佝偻病、免疫力低下、癌症、呼吸系统疾病、消化道疾病等疾病患者也可食用榛子。
这一期到此结束介绍了冷榛子的做法,功效和功能,以及它的适合人群。在这里,校易搜认为,读完校易搜的文章,你就知道冷榛子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适合哪些人吃了。最后,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试冷榛子的做法。榛子,菊花里芬芳的金银花露,还有凉榛子。
什么是榛子榛子介绍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一些蘑菇。这些蘑菇属于一类食用菌,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利用好这些菌类来补充我们日常摄入的微量元素,尤其是体质较弱的人,更适合吃蘑菇。榛子是一种菌类蘑菇,尤其是野生的,更加珍贵美味,可以补充体内微量元素。
榛子味道鲜美,所以很多人选择榛子作为一种保健食品。因此,我们可以用它来补充身体日常生活中免疫力不足,我们也可以适当的强身健体。野生榛蘑是东北美味佳肴之一。
榛子是口蘑科的一种食用菌。野生榛蘑是东北特有的美味佳肴之一,也是少数能不要人工培养。
榛子味道鲜美,榛子炖鸡是东北人招待贵宾不可或缺的传统美味。榛子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经常食用可以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提高智力,使人愉快,补气,消除饥饿,延年益寿。
榛子呈伞状,浅土**,老了呈褐色。盖子顶部中间有扁平或垂直的鳞片,老化后近乎光滑,盖子边缘有放射状排列的条纹。撕开蘑菇盖,看到蘑菇肉是白色的。柄细长,圆柱形,基部稍厚,弯曲,高5~13厘米,有纵向条纹,内部软至中空。
榛子的生长期是每年初秋的8-9月,最好在雨后的第二天采摘。
榛子生长在针叶阔叶树的干基、根置换、倒下的木头和埋在土里的树枝上。它们大多出生在浅山区的榛子山上,因此得名榛蘑榛蘑不仅可以食用,还可以药用。
性向:甜暖。
主治:祛风活络,强筋壮骨。用于腰痛、腿痛、佝偻病和癫痫。
榛子的引入的作用和相关功效通过本文可以大致了解,对身体的帮助非常明显。我们可以借助这种菌类食物来弥补一些身体上的不足。尤其是在家煲汤或者做好吃的,可以适当加一些榛子。
榛子,迷人的岳,榛子。
榛蘑是野生的好吗?野生榛蘑的好处
相信大家都知道动植物类总会有野生和家养,有些是野生的好吃,但没有种植的有营养,有些是种植的好吃但没有野生的有营养,所以这种情况下,人们总会追求营养价值高的,那榛蘑是野生的好吗?
榛蘑是野生的好吗
野生的好。榛蘑为真菌植物门真菌蜜环菌的子实体。生于针叶树或阔叶树的根基部。分布黑龙江、吉林、河北、山西、甘肃、青海、四川、浙江、云南、广西等地。被人们称为"东北第四宝"。榛蘑是迄今为止为数不多的被人们所认知但仍然无法人工培育的野生菌类,但目前已有培育方法,堪称名副其实的“山珍”。
家养榛蘑
由于榛蘑是迄今为止为数不多的被人们所认知但仍然无法人工培育的野生菌类,虽然目前已有培育方法,但“家养榛蘑”往往达不到人们的要求和标准。
野生榛蘑
榛蘑的菌索多生长在高山森林地里的烂树桩、朽木、枯枝落叶及有机质丰富、团粒结构良好的土壤里,特别是深沟两旁湿润的地方,生长最为旺盛。如果土壤干燥,则菌丝的生长受抑制,菌索侵染寄主的能力减弱。菌丝和菌索的生长要求湿润的土壤,但又忌土壤过湿,因此,凡有积水或土壤薪重、板结、透气性不良的,都少有榛蘑发生。对土壤酸碱度的要求,以微酸性为好,菌丝体生长最适的pH为5-5.5。
榛蘑的好处
功能主治:祛风活络,强筋壮骨。用于腰腿疼痛,佝偻病,癫痫。
榛蘑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经常食用可加强肌体免疫力、益智开心、益气不饥、延年轻身等作用。榛蘑采自于大兴安岭原始森林,它富含大量钙、磷、铁等微量元素,钾的含量更是高达每百克2000多毫克。此外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营养成份,是一般蔬菜的十几倍,被一些发达国家列为一类食品。
蜜环菌有哪些特征?
(岳德超、冉砚珠)
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Vahl ex Fr.)Ouél.〕别名蜜环蕈、榛蘑。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无隔担子菌亚纲、伞菌目、口蘑科,蜜环菌属。子实体为一年生,是食、药兼用真菌,亦是为害森林的根腐病病原菌。全世界均有分布。我国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西、山东、甘肃、陕西、青海、新疆、四川、安徽、浙江、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内蒙古、西藏及台湾等省区。子实体、菌索和菌丝体均可入药。性温、味甘。子实体含有甘露醇、卵磷脂、麦角甾醇、维生素A(含量高)、B1、B2、C、PP及多种氨基酸,其中以天门冬氨酸、谷氨酸和亮氨酸含量最高(其菌索、发酵菌丝体及天麻亦是上述各种氨基酸含量最高,见表21—9。具有祛风活络,强筋壮骨等功能。用于治疗腰腿痛、癫痫等疾病。并可预防视力减退、夜盲症、皮肤干燥等。目前,贵州省科学院植物园及山东省栖霞县人工栽培已获成功。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鉴于蜜环菌与天麻的特殊关系,1976年发酵生产蜜环菌代替天麻应用于临床也已获得成功,并通过成果鉴定。现全国已有几家药厂生产。蜜环菌发酵物在所用剂量下具有与天麻相同的生物活性,如对中枢神经有镇静及抗惊作用,能改善血液循环,增加脑及冠状动脉血流量等。临床观察结果证明,对不同病因(高血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美尼尔氏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阴虚阳亢型病人)引起的眩晕症状的疗效与天麻相似,对神经衰弱、失眠、耳鸣、肢麻及癫痫、脑动脉硬化等疾病也有一定疗效。从其发酵物中提取分离得到甘露醇、蜜环菌甲素、蜜环菌乙素、尿嘧啶、尿苷、赤鲜醇、阿糖醇及与天麻成分相同的腺嘌呤、腺苷、蔗糖、羟甲基糠醛、十八酸甲脂等。
表21—9 蜜环菌与天麻氨基酸含量测定
* 分析结果:均以谷氨酸最高,其次为天冬氨酸和亮氨酸,蛋氨酸含量最低。
分析仪器:835-50氨基酸自动分析仪。
一、形态特征
(一)子实体
夏秋季多丛生于老树桩或树的基部,也能寄生于活树上。菌体高约10—15cm,菌盖肉质,半球形后变平展,有时稍呈脐状,直径5—12cm,蜜**或浅土**,中央部稍暗,表面多布以小鳞片或丛卷毛状鳞片或完全平滑,边缘多波浪形,具有放射状条纹,菌柄长10—15cm,粗6—18mm,圆柱形稍弯曲,有时基部稍膨大(瓶栽基部不发达),纤维质,内部松软,后期中空,浅褐色,菌环白色生柄上部或不明显,松软,菌柄基部与根状菌索相连,菌褶贴生至延生,近白色,孢子印白色,孢子无色光滑,椭圆形,8—9.5×5.5—6.5μm。
(二)菌丝体
以菌丝、菌球、分叉菌体及菌索等形式存在。
1.菌丝
显微镜观察,菌丝无色透明,具横隔膜的丝状体,不形成锁状联合。纯培养中,初为白色绒毯状,以后逐渐为锈**、棕红色,老化时呈黑褐色,此时菌体质脆而薄,表面有皱纹,有时菌体上长出驼色卷曲绒毛状菌丝丛。菌丝自长出至老化前在暗处可见到荧光,白色菌丝荧光最强。菌丝常侵入树根或老树干的组织,导致树木腐朽。
2.菌球及分叉菌体
摇瓶培养中,菌丝体的形态多呈刺球状或不规则的分叉菌体,菌球体大小约3—7mm,中微空,浅褐色。菌球及分叉菌体在暗处均具有荧光,4—5天亮度最强,7天以后逐渐减弱。
3.菌索
是组织化菌丝,由无数白色或白**平行细长的菌丝扭结形成的根状结构。外面包有一层鞘,幼嫩时为白色,以后逐渐变为棕红色,尖端生长点白色或白**,老化时变为黑褐色,最长可达数米,分叉。在纯培养中,伸向基质中的菌索不变色或变色慢,基质外面的菌索则变色快,幼嫩时白色质脆,在暗处可见荧光,老化后则较坚韧,呈黑褐色,显微镜观察,菌索表面着生短的菌丝,具横隔膜,有时在菌丝周围可见到无色棒状结晶体(图21—15)。
图21—15 蜜环菌形态图
1.子实体 2.子实体纵切面 3.孢子
二、生物学特性
蜜环菌常见于夏秋季,多成丛腐生于老树桩及树基部,或寄生在活树上。它能侵害200多种树木,常见者为松、云杉、冷杉、落叶松及其它阔叶树,在凤仙花、芍药、美国人参、食用大黄、甘蔗、草莓以及马铃薯等草本植物上亦发现有蜜环菌的寄生或腐生。
(一)温度
据Roitsma(1932)报道,蜜环菌的菌丝体在某种培养基中,保持散光状态,在18—22℃条件下,经过3—4个月可形成子实体。李良生等(1987)报道,在我国一般12—20℃条件下均能形成子实体,而最适温度为15—18℃。
菌丝体在5—30℃之间均可生长,但以24—27℃最为适宜。在15—28℃条件下均能形成菌索,而以25℃为宜。蜜环菌菌丝体在10—30℃之间均可发光,以24—28℃发光最强。超过37℃则失去发光能力。
(二)空气
蜜环菌是好气性真菌,通气良好才能很好生长。深层发酵培养过程中,亦需通气搅拌给以适当的空气。
(三)湿度
蜜环菌的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水分和很高的空气湿度,基质中含水量50—60%,空气相对湿度80%时菌丝体生长最好。形成子实体需要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5—95%之间。
(四)酸碱度
蜜环菌在pH4—7均能生长,但以pH6左右为宜。
(五)光照
光照抑制蜜环菌的生长。菌丝及菌索生长时不需要光照,形成子实体需要散射光。李良生等报道,在人工培育过程中无需直射光,一般100—500lx均能良好地生长并形成子实体。
(六)营养
蜜环菌是兼性寄生真菌,既可在倒木或树桩上营腐生生活,又可寄生在活树上。培育子实体可因地制宜采用棉籽壳、玉米芯、锯木屑、麦麸、米糠等。液体培养菌丝体,碳源以葡萄糖为好,氮源以蚕蛹粉、蛋白胨为好。
三、栽培技术
蜜环菌子实体的栽培技术方面的文献报道极少。目前,只有山东李良生等(1988)报道人工栽培蜜环菌已获得成功,但尚未推广。而以发酵方法生产蜜环菌菌丝体已于70年代就获得成功,并应用于临床,已取得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菌砖栽培蜜环菌子实体
1.培养基的制备
新鲜棉籽壳曝晒2—3天,取棉籽壳100kg,加入玉米粉渣20kg,石膏1kg,磷肥1kg,多菌灵0.15kg,含水量掌握在拌匀后以手紧握,指间有水滴出1—2滴为宜。pH值6.5。
2.播种前准备
活动模具58×45×12cm,塑料布100cm2。栽培室内外用pH值12以上生石灰水刷洗干净,一切用具与塑料布均需在0.1%的高锰酸钾液中浸泡3—5分钟。
3.播种
将塑料衬放在活动模具内,把拌好的棉籽壳堆放在塑料布上,约6cm高,撒上一层菌种,再添一层料,撒一层菌种,共撒3层料3层菌种,在培养料的四角及中央埋上大块菌种,表面撒一层碎菌种,适当压实,整平,盖上报纸,用塑料布包好,再用小木板压紧,即成菌砖。
4.菌丝生长期的管理
在22—28℃菌丝均能生长,但以25℃为宜,故此阶段温度应控制在24—26℃之间。播种后24小时萌动,48小时似吃料块,7天后洁白的菌丝可布满料面,这时应每天早晚揭膜通风。25天可发透,即转入分化期。
5.子实体生长期管理
试验中发现蜜环菌在2—20℃条件下均能产生子实体,但以15—18℃生长最快。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5—95%之间,严禁直射光照,在100—500lx光照下均生长良好。3—5天即可采收。
收完一批子实体后,将菌砖晾2—3天,表干内湿,含水量在50%左右,再喷营养液,直至菌砖的含水量达到70%左右,盖好塑料布,3—5天可形成菌蕾,共可收5批。
营养液的配制:葡萄糖250g,酵母片300片,维生素B1100片,以适量水溶化,再加水至50kg,水温25—30℃。
按上述制作方法,15块菌砖共收获蜜环菌子实体37.25kg。
蜜环菌子实体春秋两季均可生产。从种到收完5批仅需45—50天。
6.采收加工
当菌盖长至八成开时,即应采收。先于阳光下翻晒,待子实体稍干后,再于60—65℃下烘烤,并勤翻动,直至菌柄和菌盖都已烤干,即可装入塑料袋中,再放入纸箱(或木箱)中,保存于阴凉干燥处。
另外亦有采用栽培过天麻2—4年的废菌材培养子实体的方法。
(二)发酵生产蜜环菌菌丝体
70年代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已成功地应用发酵方法生产蜜环菌制剂。发酵生产蜜环菌方法可分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两种。
1.液体发酵
(1)液体发酵生产工艺流程
(2)培养基的制备
①斜面培养基:可采用PDA培养基。②种子培养基s麦麸50g煮汁,葡萄糖20g,磷酸二氢钾1.5g,硫酸镁0.75g,维生素B110mg(或不加)溶化后加自来水至1000ml,pH自然(6—6.2)。500ml三角瓶,每瓶加入蚕蛹粉0.5g,上述培养基100ml为一级种子培养基或5000ml三角瓶装1000ml培养基,蚕蛹粉5g为二级种子培养基。③发酵培养基:葡萄糖1%,蔗糖2%,豆饼粉1%,蚕蛹粉1%,磷酸二氢钾0.15%,硫酸镁0.075%,自来水,pH自然。上述各种培养基均在121℃下蒸汽灭菌30分钟。
(3)培养①斜面培养:新转管斜面在25—26℃下培养15—20天即可长好备用。这时菌丝呈棕红色,边缘呈白色,在暗处显荧光,表面有皱纹,有时长出稍卷曲驼色气生菌丝丛,背面能见到长入培养基中的白**根状菌索,长出培养基外的根状菌索老化后呈黑褐色。②种子培养:一级种子培养,以一支斜面菌种接一瓶种子培养基,在25—26℃下振荡培养5—6天。二级种子培养,以一级种子一瓶接入二级种子培养基中,振荡培养3—4天。三级种子是在种子罐内进行的扩大种子培养。一般40l罐,投料25—30l,以121℃灭菌半小时,冷却后以5—10%接种量,26—28℃搅拌通气培养,搅拌速度为150—180转/min,通气量1∶0.3—1∶0.5(V/V/min),培养96—120小时即可生长好备用。③发酵培养:是在发酵罐中进行通气搅拌培养。接种量10%,发酵条件同种子罐种子培养条件。培养7—9天,发酵液变为棕紫褐色,菌丝较密,即可出罐。④采收:发酵完毕,采用离心机或板框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膏状,与菌这体混合,于65—75℃下烤干,粉碎,质检,压片。
(4)菌种保藏
蜜环菌可以采用低温保藏法,于4—5℃下可保藏8个月到1年。但用时需重新转管。
2.固体发酵培养
其斜面培养、种子培养等方法和条件同液体发酵。
(1)固体发酵培养基的制备
于500ml克氏瓶(或罐头瓶)中装入玉米粉20g,麦麸20g,自来水90ml,充分摇匀,于1kg/cm2下灭菌30分钟后趁热摊平,备用。
(2)固体发酵培养
以二级种子接种固体培养基,每瓶接种量为10—20ml,视表面积大小而定,摇匀后置于25—27℃下培养3天左右,蜜环菌即开始生长,8—10天菌丝体可长满培养基的表面,15—20天菌丝体即可伸入整个培养基,并形成菌索,在暗处可见到荧光,颜色由白逐渐变为**、锈**、棕褐色,到25—30天之间呈褐黑色,此时已老熟,即可采收。
(3)采收
成熟后从瓶内取出晾干再烤。干燥温度及其它程序同液体发酵生产方法。
目前,全国共有10个药厂进行液体发酵生产,其规模最小的发酵罐为3t,最大的为20t,两个药厂进行固体发酵生产。除片剂外,亦生产冲剂和口服液。除满足国内需要外,尚有部分出口。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