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立文的个人履历

福山医院官网-福山癫痫医院

1983~1985年在日本静冈国立癫痫中心进修临床癫痫病学及脑电图学;

1990~1992年在日本国东京女子医科大学小儿神经科进修小儿神经科及癫痫;

1992~1994年获美国NIH神经科学奖学金,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任访问学者,专门从事癫痫临床综合征及国际分类的研究。能够熟练地掌握英文、日文,专业特长为临床神经科病学、脑电图学及临床癫痫病学。

1994年回国后一直从事神经科临床工作;在我国首次报道了儿童良性中央颞区癫痫的长期预后及临床特点,对睡眠大发作的病人进行了系统全夜睡眠脑电图监测,在国外知名杂志上首次发表了福山型肌营养不良合并中央颞叶脑电图局灶性放电的病例。对于中国癫痫患者和癫痫综合征依据国际分类进行了分类总结。1996年创建了北京协和博爱癫痫中心,至2011年共诊治病人27000人次,在国内率先开展常规及长时间录像脑电图监测,共检测到各种类型的癫痫发作500余次,使脑电图对癫痫诊断的阳性率由过去的40%提高到82%。

文登区15到17岁什么时候打疫苗(文登妇幼打疫苗时间)

重要通知

按照国家卫健委的统一部署,山东将于8月初开始,按照属地管理、就近方便、知情自愿、保障安全的原则,有计划、分步骤为12—17岁人群开展新冠疫苗接种。

8月2日下午5时,文登城区各疫苗接种点正式启动15—17周岁人群的疫苗接种工作,3日,其他疫苗接种点也开始接种,接种时间为7:00—21:30。

未成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告知书

各位家长、同学们:

您们好!

当前,全球范围内新冠疫情仍呈扩散蔓延趋势,我国局部地区先后发生本土聚集性疫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持续存在。接种新冠疫苗可有效降低新冠病毒感染和发病风险。儿童感染新冠病毒后虽然以轻症居多,但部分仍可能发展为重症,甚至亡。

前期,我国对18岁以上人群开展了新冠疫苗接种,截至2021年7月25日已累计接种超15亿剂次,我省接种也超1亿剂次。临床试验数据评估证明新冠疫苗对于3—17岁人群也是安全有效的。按照国家卫健委的统一部署,我省将于8月初开始,按照属地管理、就近方便、知情自愿、保障安全的原则,有计划、分步骤为12—17岁人群开展新冠疫苗接种。现将有关事项告知如下:

接种人群及进度安排

8月初启动15—17岁人群接种,8月底至9月初启动12—14岁人群接种,9月底完成12—17岁人群全程接种。

组织形式

在校学生:具体接种安排由主管部门指导学校通知。

非在校人群:由社区组织或个人预约接种。

接种疫苗及免疫程序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已批准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及分包装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在3—17岁人群中紧急使用。全程需接种2剂,2剂之间的接种间隔建议≥3周,第2剂在接种第1剂后的8周内尽早完成。

接种禁忌

未成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禁忌症与成年人群是一致的。儿童如有以下情形,不能接种新冠疫苗:

对疫苗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

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

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

正在发热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患者;

经接种工作人员评估,认为不适合接种的其余情况。

不良反应及处理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与已广泛应用的其他疫苗基本类似,绝大多数为一般反应,主要表现为接种部位红肿、硬结、疼痛等局部反应,发热、乏力、头痛等全身反应。通常这类反应会随着时间推移自行消失,无需特殊处理,第2剂可以照常接种。

但是,仍有个别人对疫苗成分过敏,如果接种第1剂新冠病毒疫苗后出现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严重反应者,或者出现其他属于接种禁忌的情况,不建议接种第2剂。

接种前后注意事项

18岁以下人群接种需要监护人全程陪同,并携带监护人及孩子身份证件;全程做好戴口罩、一米线等个人防护。

接种前:监护人需要了解新冠疾病和新冠疫苗接种相关知识,为儿童带好相关身份证件,如有接种证亦请同时携带;接种前避免孩子空腹、劳累,提醒孩子当天穿宽松的衣服方便接种。

到达接种点后:接种前要如实告知接种医生受种者健康情况和接种禁忌,通过医生评估且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才能接种;接种后要在现场留观30分钟,确认没有异常方可离开;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

离开接种点返家后:孩子如果出现不良健康情况,要向接种单位报告,并及时就医;1周内孩子要清淡饮食,好好休息,避免过度运动和劳累。

文登区新冠疫苗接种点公示

龙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门诊

地址:文登区峰山路32-1号

电话:8351311

天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门诊

地址:文登区天福路65号

电话:8457563

环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门诊

地址:文登区文山路86号

电话:3856092

高村中心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

地址:高村镇兴高路40号

电话:8760797

泽库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

地址:泽库镇泽祥路2号

电话:8781031

侯家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

地址:侯家镇泰安路2号

电话:3793328

宋村中心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

地址:宋村镇驻地

电话:8898516

泽头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

地址:泽头镇金源路2号

电话:8821707

米山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

地址:米山镇中兴路48号

电话:8875034

文登营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

地址:文登营镇驻地

电话:6083003

天福山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

地址:文登营镇西仓村

电话:8681031

大水泊中心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

地址:大水泊镇军民路11号

电话:8646831

张家产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

地址:张家产镇天沐路

电话:8730109

埠口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

地址:张家产镇埠口驻地镇中路2号

电话:8776633

葛家中心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

地址:葛家镇正阳路14号

电话:8888152

界石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

地址:界石镇驻地

电话:8531031

妇幼保健院接种点

地址:文登区通和路2号

电话:3587278

区人民医院北院区接种点

地址:文登区龙山路91号

电话:8350762

区人民医院南院区接种点

地址:文登区环山路东首

电话:8350801

体育公园接种点

地址:文登区文山东路

电话:8987013

什么是肌酸激酶高?高肌酸激酶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一. 概述 心肌酶谱是临床医生开的最常见的化验单之一。因为心肌酶谱在很多患者血清或某些人的特殊生理状态下都可以升高,其中肌酸激酶升高的概率最高。因此,很多患者因肌酸激酶的升高感到困惑,上网到处查询肌酸激酶升高的原因。我在goole搜索中发现,心肌没谱和肌酸激酶的关注度超过150万次。网上有关肌酸激酶的文章也非常多,但这些文章都是在互联网上相互抄写、文章内容不连贯,读者看后没什么收获反而白白浪费时间。为此,我在我的网站中较系统的说明心肌酶谱、肌酸激酶在人体组织细胞内的分布情况、升高的主要原因以及相关疾病等,希望读者正确理解心肌酶谱化验结果。 肌酸激酶(Creatinekinase,CK)旧称为肌酸磷酸激酶(Creatinephosphokinase,CPK),但现在不叫CPK。CK分子量为81000,由两个亚基组成。CK在ATP参与下催化肌酸磷酸化,生成ATP(供给肌肉能量的来源)和磷酸肌酸。这种酶催化反应是可逆的。肌酸激酶有四种同功酶形式:肌肉型(CK-MM)、脑型(CK-BB)、杂化型(CK-MB)和线粒体型(CK-MiMi)。CK-MM型主要存在于各种肌肉细胞中,CK-BB型主要存在于脑细胞中,CK-MB型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中,CK-MiMi型主要存在于心肌和骨骼肌线粒体中。临床上测定的血清CK指的是总的活性。CK分布:分布于骨骼肌、心肌、脑、甲状腺、肺组织、胃肠平滑肌中,以骨骼肌含量最高,其次为心肌,再其次为脑和胃肠平滑肌。在肌纤维中主要集中于亚细胞结构的上清部分,也少量含于线粒体、微粒体部分。正常情况下,细胞外液的CK浓度仅是细胞内液的1/1000-1/10000。因此,血清中肌酸激酶升高一般提示含有CK的组织细胞的通透性增强或细胞的破坏。 人体不同组织器官中CK的含量 正常人的CK变动:CK值与人种、性别、年龄、肌块大小、体力活动有关。男性比女性略高。剧烈运动或长时间运动后CK可升高,但运动强度的影响更大。运动后CK升高的原因是肌纤维膜通透性的增加结果,也可能是由于肌肉内酶合成增加。检查CK之前,应避免做激烈的运动(一般情况下轻度升高,除非伴随着肌纤维的破坏时可以中等度以上升高)。 二. 临床意义:CK升高见于很多疾病。因此,当发现CK升高时候,不用急忙下结论。很多情况下,患者根据自己的症状结合医学科普知识,很容易判断是那个系统的疾病。不同的疾病的CK升高的幅度不同。一般分轻度(正常值的5倍以下),中度(6-10倍),重度升高(10倍以上)。深圳市儿童医院的CK上限为175 国际单位。 一般情况下,CK轻度升高意义不太大,需要进一步观察或复查。但是中-重度升高时候应该引起高度重视。CK升高与疾病的关系: (一). 骨骼肌系统疾病 检查血清CK是诊断神经肌肉病的最有价值和最敏感的检查方法之一。一般情况下,患进行性肌营养不良(DMD/BMD)、肢带型肌营养不良、肌炎等肌肉病时,CK升高非常明显。血清CK值的高低,与患病的种类不同而不同。(希望参考本网站的相关内容)值得引起大家注意的是,有些神经肌肉病的CK并不升高,如某些神经原性肌病或先天性肌病等。CK值的升高,应该注意临床症状、体征,特别是肌无力症状和肌萎缩体征以及肌电图和肌活检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综合判断。其中,鉴别神经元性损伤和肌源性损伤的临床表现,鉴别肌肉活检的病理改变尤为重要。详细内容请参考有关章节。 正常人的CK变动:CK值与人种、性别、年龄、肌块大小、体力活动有关。男性比女性略高。剧烈运动或长时间运动后CK可升高,但运动强度的影响更大。运动后CK升高的原因是肌纤维膜通透性的增加结果,也可能是由于肌肉内酶合成增加。检查CK之前,应避免做激烈的运动(一般情况下轻度升高,除非伴随着肌纤维的破坏时可以中等度以上升高)。 二. 临床意义:CK升高见于很多疾病。因此,当发现CK升高时候,不用急忙下结论。很多情况下,患者根据自己的症状结合医学科普知识,很容易判断是那个系统的疾病。不同的疾病的CK升高的幅度不同。一般分轻度(正常值的5倍以下),中度(6-10倍),重度升高(10倍以上)。深圳市儿童医院的CK上限为175 国际单位。 一般情况下,CK轻度升高意义不太大,需要进一步观察或复查。但是中-重度升高时候应该引起高度重视。CK升高与疾病的关系: (一). 骨骼肌系统疾病 检查血清CK是诊断神经肌肉病的最有价值和最敏感的检查方法之一。一般情况下,患进行性肌营养不良(DMD/BMD)、肢带型肌营养不良、肌炎等肌肉病时,CK升高非常明显。血清CK值的高低,与患病的种类不同而不同。(希望参考本网站的相关内容)值得引起大家注意的是,有些神经肌肉病的CK并不升高,如某些神经原性肌病或先天性肌病等。CK值的升高,应该注意临床症状、体征,特别是肌无力症状和肌萎缩体征以及肌电图和肌活检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综合判断。其中,鉴别神经元性损伤和肌源性损伤的临床表现,鉴别肌肉活检的病理改变尤为重要。详细内容请参考有关章节。 一). CK不高的神经肌肉病(肌肉改变)

1. 某些类型的肌营养不良和先天性肌病;2. 肌肉萎缩;3. 激素性肌病;4. 结缔组织合并的肌病;5. 慢性酒精中毒性肌病;6.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肌病

二).CK轻度或中度升高的肌肉病1. 肌营养不良:Emery-Dreifuss型、LGMD、面肩肱型、眼咽型、远端型、强直型、先天性;2.先天性肌病;3. 慢性炎性肌病:病毒性、寄生虫性、包涵体肌炎、结缔组织病、筋膜肌炎;4. 糖原累积病及脂质累积病;5.周期性麻痹;6.线粒体肌病;7.恶性高热;8. 内分泌性肌病;9.运动神经元病三). 高CK而无神经肌肉病的临床症状的情况1. 剧烈或缓慢持续运动;2. 肌肉块大;3. 肌肉外伤如肌肉注射、肌电图检查、跌伤等;4. 精神病、谵妄;5. 药物:乙醇、、其他;6. 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旁腺功能低下7.特发性高CK血症;8. 一氧化碳中毒、抽搐(热性惊厥、癫痫发作后)等。四). 高CK的神经肌肉病1.Dystrophinopathies: DMD/BMD;2.肢带型肌营养不良:LGMD 2C-2F、2A、2B、2G、1C;3.先天性肌营养不良福山型(Fukuyama型);4. 远端型肌病: Miyosh型(三好型);5.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部分呼吸道感染并发急性肌炎;6. 甲状腺功能低下;7. 急性肌肉损伤:急性横纹肌溶解症、挤压综合症等

结合临床表现和肌电图、肌活检结果综合判断。值得注意的是CK值与疾病的发展阶段有明显相关。例如有的疾病早期可以明显升高,但肌纤维大量破坏之后,被结缔组织所代替,到了终末期改变时,CK值反而不高或下降。 横纹肌图 (二). 心脏疾病: CK升高对诊断心肌梗有较高价值。临床上常规检查心肌酶谱中CK是主要的指标之一。检查CK与常用的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相比,有如下优点:肌酸激酶最先升高,疼痛出现后4 小时肌酸激酶急剧上升,最高可达正常上限的10 ~12倍。但此酶活力增高持续时间短,2 ~4 天后就可恢复正常。所以如用此酶诊断心肌梗,一定要注意病程时间。发病时间较长的病例,应测定能较长维持增高的酶活力的乳酸脱氢酶,此时肌酸激酶活性正常并不能否定心肌梗诊断。血清CK开始升高最早为2小时, 达峰值时间最早为24小时,最迟为72小时,根据CK 同工酶分离监测记录,胸痛发作后,血清CK-MB 上升先于总活力升高。24 小时达峰值,36小时内其波动曲线与总活力相平行,至48小时消失。一般认为,此法血清CK-MB ≥总活力的3%,即阳性,最高值可达12%~38%。 (三).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疾病: 肌酸激酶升高见于脑梗、脑膜炎、脑炎等。可能与脑神经细胞的损伤有关。另外,发作性疾病中也可见CK升高,例如癫痫、破伤风等。这可能与发作后肌纤维的损伤有关。(四). 肝脏系统: 肝脏中没有CK,所有高CK不考虑肝脏疾病。值得注意的是,骨骼肌的破坏伴随着肝酶的升高。因此,很多医生容易误诊肌肉病和肝脏系统疾病。(二). 心脏疾病: CK升高对诊断心肌梗有较高价值。临床上常规检查心肌酶谱中CK是主要的指标之一。检查CK与常用的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相比,有如下优点:肌酸激酶最先升高,疼痛出现后4 小时肌酸激酶急剧上升,最高可达正常上限的10 ~12倍。但此酶活力增高持续时间短,2 ~4 天后就可恢复正常。所以如用此酶诊断心肌梗,一定要注意病程时间。发病时间较长的病例,应测定能较长维持增高的酶活力的乳酸脱氢酶,此时肌酸激酶活性正常并不能否定心肌梗诊断。血清CK开始升高最早为2小时, 达峰值时间最早为24小时,最迟为72小时,根据CK 同工酶分离监测记录,胸痛发作后,血清CK-MB 上升先于总活力升高。24 小时达峰值,36小时内其波动曲线与总活力相平行,至48小时消失。一般认为,此法血清CK-MB ≥总活力的3%,即阳性,最高值可达12%~38%。 (三).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疾病: 肌酸激酶升高见于脑梗、脑膜炎、脑炎等。可能与脑神经细胞的损伤有关。另外,发作性疾病中也可见CK升高,例如癫痫、破伤风等。这可能与发作后肌纤维的损伤有关。(四). 肝脏系统: 肝脏中没有CK,所有高CK不考虑肝脏疾病。值得注意的是,骨骼肌的破坏伴随着肝酶的升高。因此,很多医生容易误诊肌肉病和肝脏系统疾病。 总之,肌酸激酶升高是比较复杂的问题,根据临床表现(包括症状和体征)、CK升高程度、时间以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