跷脉主治-跷脉治疗癫痫
1.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主要用于治疗什么疾病?
2.经络循行与辨病是怎么回事?
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主要用于治疗什么疾病?
(一)主治病症
足太阳膀胱经共67个腧穴(图8-55),主要可以治疗小便不通,遗尿,癫狂,疟疾,目痛,迎风流泪,鼻塞多涕,鼻衄,头痛以及项、背、腰、臀、下肢后侧等部位的疼痛。
图8-55足太阳膀胱经腧穴
(二)腧穴歌诀
足太阳穴六十七,睛明目内赤肉藏,攒竹眉冲与曲差,五处寸半上承光,通天络却玉枕昂,天柱后际大筋旁,大杼挟脊第一行,直下风门肺俞长,又厥阴俞与心俞,督俞膈俞俱一行,肝胆脾胃接三焦,肾俞气海大肠乡,关元小肠到膀胱,中膂白环仔细量,上髎次髎中复下,一空二空腰髁当,会阳阴尾骨外取,附分挟脊第二行,魄户膏盲神堂走,譩譆膈关魂门当,阳纲意舍仍胃仓,育门志室续胞育,二十一椎秩边扬,承扶臀横纹中央,殷门浮郄委阳到,委中合阳承筋乡,承山飞扬踝跗阳,昆仑仆参申脉忙,金门京骨束骨接,通谷至阴小趾旁。
(三)腧穴
1.睛明
[取法]在目内眦外上方的凹陷中取之(图8-56)。
[主治]目赤肿痛、迎风流泪、视物不明、目眩、近视、目翳、夜盲、色盲;急性腰痛。
[刺灸法]嘱病人闭目,左手将眼球推向外侧固定,针沿眼眶边缘缓缓刺入0.3~0.5寸,不宜大幅度提插、捻转。禁灸。
2.攒竹
[取法]在眉毛的内侧端,当眶上切迹处取之(图8-56)。
[主治]头痛、眉棱骨痛;口眼斜;视物不明、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眼睑瞤动、眼睑下垂;腰痛。
[刺灸法]平刺0.5~0.8寸;治疗头痛和面瘫,可平刺透鱼腰。禁灸。
图8-56
3.眉冲
[取法]从眉头直上,入发际0.5寸,当神庭与曲差之间取之(图8-57)。
[主治]头痛、眩晕、鼻塞;癫痫。
[刺灸法]平刺0.3~0.5寸,禁灸。
4.曲差
[取法]在神庭旁1.5寸,入发际0.5寸,当神庭与头维连线的中1/3与内1/3的连接点取之(图8-57)。
[主治]头痛、眩晕;目痛、视物不明、鼻塞、鼻衄。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5.五处
[取法]从曲差直上,当入发际1寸处取之(图8-57)。
[主治]头痛、目眩、视物不明;癫痫、小儿惊风。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6.承光
[取法]在五处后1.5寸,当五处与通天之间取之(图8-57)。
[主治]头痛、目眩、癫痫;视物不明、鼻塞。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7.通天
[取法]在承光后1.5寸,当承光与络却之间取之(图8-57)。
[主治]头痛、目眩;鼻塞、鼻衄、鼻渊;颈项转侧难。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8.络却
[取法]在通天后1.5寸,距督脉1.5寸处取之(图8-57)。
[主治]目眩、癫狂痫症;耳鸣、口、鼻塞;项肿。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图8-57
9.玉枕
[取法]督脉旁开1.3寸,当枕外粗隆上缘外侧取之(图8-58)。
[主治]头项痛;目痛、视物不明、鼻塞。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10.天柱
[取法]在哑门旁开1.3寸,当项后发际内斜方肌的外缘取之(图8-58)。
[主治]头痛、项强、鼻塞;癫狂痫症;肩背痛。
[刺灸法]直刺或斜刺0.5~0.8寸,可灸。
图8-58
11.大杼(八会穴之骨会)
[取法]俯卧位,在第一胸椎棘突下方,督脉旁开1.5寸取之(图8-59)。
[主治]咳嗽、发热、鼻塞、头痛;肩胛痠痛、颈项强急。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12.风门
[取法]俯卧位,在第二胸椎棘突下方,督脉旁开1.5寸取之(图8-59)。
[主治]伤风咳嗽、发热头痛;目眩、鼻塞、多涕;项强、胸背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13.肺俞(肺背俞穴)
[取法]俯卧位,在第三胸椎棘突下方,督脉旁开1.5寸取之(图8-59)。
[主治]咳嗽、气喘、胸满、吐血、骨蒸、潮热、盗汗;皮肤瘙痒、隐疹。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14.厥阴俞(心包背俞穴)
[取法]俯卧位,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方,督脉旁开1.5寸取之(图8-59)。
[主治]心痛、心悸;胸闷、咳嗽;呕吐。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15.心俞(心背俞穴)
[取法]俯卧位,在第五胸椎棘突下方,督脉旁开1.5寸取之(图8-59)。
[主治]癫狂痫症、惊悸、失眠、健忘、心烦;心痛、心悸;咳嗽、吐血、胸引背痛;梦遗。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16.督俞
[取法]俯卧位,在第六胸椎棘突下方,督脉旁开1.5寸取之(图8-59)。
[主治]心痛、胸痛、气喘;腹痛、腹胀、呃逆。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17.膈俞
[取法]俯卧位,在第七胸椎棘突下方,督脉旁开1.5寸取之(图8-59)。
[主治]胃脘痛、呕吐、呃逆;气喘、咳嗽、吐血、潮热、盗汗;隐疹。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18.肝俞(肝背俞穴)
[取法]俯卧位,在第九胸椎棘突下方,督脉旁开1.5寸取之(图8-59)。
[主治]黄疸、胁痛;吐血、衄血;目赤、近物不清、眩晕、夜盲;癫狂痫症;脊背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19.胆俞(胆背俞穴)
[取法]俯卧位,在第十胸椎棘突下方,督脉旁开1.5寸取之(图8-59)。
[主治]黄疸、口苦、舌干、呕吐、胁痛、饮食不下;肺痨、潮热;腋下肿。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20.脾俞(脾背俞穴)
[取法]俯卧位,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方,督脉旁开1.5寸取之(图8-59)。
[主治]腹胀、呕吐、泄泻、痢疾、便血、完谷不化;水肿、黄疸;背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21.胃俞(胃背俞穴)
[取法]俯卧位,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方,督脉旁开1.5寸取之(图8-59)。
[主治]胃脘痛、腹胀、翻胃、呕吐、肠鸣;胸胁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22.三焦俞(三焦背俞穴)
[取法]俯卧位,在第一腰椎棘突下方,督脉旁开1.5寸取之(图8-59)。
[主治]水肿、小便不利;肠鸣、腹胀、泄泻、痢疾;腰背强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23.肾俞(肾背俞穴)
[取法]俯卧位,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方,督脉旁开1.5寸取之(图8-59)。
[主治]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白带多、遗尿、小便不利、水肿;耳鸣、耳聋;咳嗽少气;腰膝痠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24.气海俞
[取法]俯卧位,在第三腰椎棘突下方,督脉旁开1.5寸取之(图8-59)。
[主治]腰痛、腿膝不利;痛经、痔漏。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25.大肠俞
[取法]俯卧位,在第四腰椎棘突下方(约与髂嵴高点相平),督脉旁开1.5寸取之(图8-59)。
[主治]腹胀、肠鸣、泄泻、便秘、痢疾;痔疾;腰脊疼痛。
[刺灸法]直刺0.5~1.2寸,可灸。
26.关元俞
[取法]俯卧位,在第五腰椎棘突下方,督脉旁开1.5寸取之(图8-59)。
[主治]腹胀、泄泻、小便不利或频数、遗尿;腰痛。
[刺灸法]直刺0.5~1.2寸,可灸。
27.小肠俞(小肠背俞穴)
[取法]俯卧位,在平第一骶后孔,督脉旁开1.5寸,当髂后上棘内缘与骶骨间的凹陷处取之(图8-59)。
[主治]遗精、遗尿、尿血、白带多、疝气;小腹胀痛、泄泻、痢疾;腰痛。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28.膀胱俞(膀胱背俞穴)
[取法]俯卧位,在平第二骶后孔,督脉旁开1.5寸,当髂后上棘内缘与骶骶骨间的凹陷处取之(图8-59)。
[主治]小便赤涩、淋浊、遗精、遗尿;腹痛泄泻、便秘;女子瘕聚、肿痛;腰脊强痛、足膝寒冷无力。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29.中膂俞
[取法]俯卧位,在平第三骶后孔,当督脉旁开1.5寸处取之(图8-59)。
[主治]痢疾、疝气、消渴;腰脊强痛。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30.白环俞
[取法]俯卧位,在平第四骶后孔,当督脉旁开1.5寸处取之(图8-59)。
[主治]白带、疝气、遗精、月经不调;腰骶疼痛。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31.上髎
[取法]俯卧位,在第一骶后孔中取之(图8-59)。
[主治]腰痛;月经不调、带下、阴挺、遗精、阳痿、大小便不利。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32.次髎
[取法]俯卧位,在第二骶后孔中取之(图8-59)。
[主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痛经、疝气、小便赤淋;腰痛、腰以下不仁。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33.中髎
[取法]俯卧位,在第三骶后孔中取之(图8-59)。
[主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小便不利;泄泻、便秘;腰痛。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34.下髎
[取法]俯卧位,在第四骶后孔中取之(图8-59)。
[主治]小腹痛、肠鸣、泄泻、小便不利、便秘;腰痛。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35.会阳
[取法]在尾骨下端两旁,当督脉旁开0.5寸处取之(图8-59)。
[主治]带下、阳痿;痢疾、泄泻、便血、痔疾。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图8-59
36.承扶
[取法]俯卧位,在臀横纹中央取之(图8-60)。
[主治]痔疾;腰、骶、臀、股部疼痛。
[刺灸法]直刺1~2.5寸,可灸。
37.殷门
[取法]俯卧,在承扶与委中连线中点上,当承扶下6寸取之(图8-60)。
[主治]腰脊强痛、大腿疼痛、下肢痿痹。
[刺灸法]直刺1~2寸,可灸。
38.浮郄
[取法]微屈膝,在腘窝上方,当肱二头肌腱内侧,委阳上1寸处取之(图8-60)。
[主治]臀股麻木、腘筋挛急;便秘。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39.委阳(三焦下合穴)
[取法]微屈膝,在腘横纹外侧缘,当肱二头肌腱内侧取之(图8-60)。
[主治]小腹胀满、小便不利;腰脊强痛、腿足拘挛疼痛或痿厥不仁。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40.委中(合穴;膀胱下合穴)
[取法]微屈膝,在腘窝横纹当中,当肱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的中间取之(图8-60)。
[主治]腰痛、髋关节屈伸不利、腘筋挛急、下肢痿痹;中风昏迷、半身不遂;腹痛、吐泻;遗尿、小便难;自汗、盗汗;丹毒、疗疮、发背。
[刺灸法]直刺1~1.5寸,或三棱针点刺腘静脉出血。可灸。
图8-60
41.附分
[取法]俯卧,在平第二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3寸,约当肩胛骨的脊柱缘处取之(图8-61)。
[主治]肩背拘急、颈项强痛、肘臂麻木不仁。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42.魄户
[取法]俯卧,在平第三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3寸,约当肩胛骨的脊柱缘处取之(图8-61)。
[主治]肺痨、咳嗽、气喘;项强、肩背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43.膏育
[取法]俯卧,两手抱肘,在平第四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3寸,约当肩胛骨的脊柱缘处取之(图8-61)。
[主治]肺痨、咳嗽、气喘、吐血、盗汗;健忘、遗精;虚痨羸瘦;肩胛背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44.神堂
[取法]俯卧,在平第五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3寸,约当肩胛骨的脊柱缘处取之(图8-61)。
[主治]心痛、心悸;咳嗽、气喘、胸满;脊背强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45.譩譆
[取法]俯卧,在平第六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3寸,约当肩胛骨的脊柱缘处取之(图8-61)。
[主治]咳嗽、气喘、鼻衄;疟疾、热病无汗;肩背痛、季胁引少腹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46.膈关
[取法]俯卧,在平第七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3寸,约当肩胛骨的脊柱缘处取之(图8-61)。
[主治]饮食不下、呕吐、嗳气、胸中噎闷;脊背强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47.魂门
[取法]在平第九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3寸取之(图8-61)。
[主治]胸胁胀痛、背痛;饮食不下、呕吐、肠鸣泄泻。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48.阳纲
[取法]在平第十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3寸取之(图8-61)。
[主治]肠鸣、腹痛、泄泻;黄疸、消渴。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49.意舍
[取法]在平第十一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3寸取之(图8-61)。
[主治]腹胀、肠鸣、泄泻、呕吐、饮食不下。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50.胃仓
[取法]在平第十二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3寸取之(图8-61)。
[主治]腹胀、胃脘痛、小儿食积;水肿;脊背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51.育门
[取法]在平第一腰椎棘突下,督脉旁开3寸取之(图8-61)。
[主治]上腹痛、痞块、便秘;妇人乳疾。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52.志室
[取法]在平第二腰椎棘突下,督脉旁开3寸取之(图8-61)。
[主治]遗精、阳痿、阴痛下肿、月经不调;小便淋沥、水肿;腰脊强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53.胞育
[取法]在平第二骶后孔,督脉旁开3寸处取之(图8-61)。
[主治]肠鸣、腹胀、便秘;大小便不利、阴肿;腰脊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54.秩边
[取法]在胞育直下,骶管裂孔旁开3寸处取之(图8-61)。
[主治]腰骶痛、下肢痿痹;大小便不利、阴痛、痔疾。
[刺灸法]直刺1.5~3寸,可灸。
图8-61
55.合阳
[取法]在委中直下2寸,当委中与承山的连线上取之(图8-62)。
[主治]腰脊痛引腹、下肢痠痛、麻痹;崩漏、痔痛。
[刺灸法]直刺1~2寸,可灸。
56.承筋
[取法]在合阳与承山之间,当腓肠肌肌腹中央取之(图8-62)。
[主治]小腿痛、膝痠重、腰背拘急;痔疾。
[刺灸法]直刺1~2寸,可灸。
57.承山
[取法]在当腓肠肌肌腹下,伸小腿时,当肌腹下出现的交角处取之(图8-62)。
[主治]腰背病、腿痛转筋、脚气;痔疾、便秘。
[刺灸法]直刺1~2寸,可灸。
58.飞扬(络穴)
[取法]在承山外下方,当昆仑上7寸处取之(图8-62)。
[主治]头痛、目眩、鼻塞、鼻衄;痔疾;腰腿疼痛。
[刺灸法]直刺1~2寸,可灸。
图8-62
59.跗阳(阳跷郄穴)
[取法]在足外踝后上方,当昆仑上3寸处取之(图8-63)。
[主治]头痛、头重;腰骶疼痛、下肢痿痹、外踝肿痛。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60.昆仑(经穴)
[取法]在跟腱与外踝之间的凹陷处取之(图8-63)。
[主治]头痛、项强、目眩、鼻衄;癫痫;难产;腰骶疼痛、足跟肿痛。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61.仆参
[取法]在外踝后下方,昆仑直下,当跟骨凹陷处赤白肉际取之(图8-63)。
[主治]下肢痿弱、足跟痛;癫痫。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62.申脉(八脉交会穴,通阳跷脉)[取法]在外踝正下方凹陷处取之(图8-63)。
[主治]头痛、眩晕、失眠;目赤痛、眼睑下垂;癫狂痫症;腰腿痠痛。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63.金门(郄穴)
[取法]在申脉前下方,当骰骨外侧凹陷中取之(图8-63)。
[主治]头痛、癫痫、小儿惊风;腰痛、下肢痿痹、外踝痛。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64.京骨(原穴)
[取法]在足跗外侧,第五跖骨粗隆下,当赤白肉际取之(图8-63)。
[主治]头痛、项强、目翳、癫痫;腰痛。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65.束骨(输穴)
[取法]在足跗外侧,第五跖骨小头后下方,当赤白肉际取之(图8-63)。
[主治]头痛、项强、目眩、癫痫;腰腿痛。
[刺灸法]直刺0.2~0.5寸,可灸。
66.足通谷(荥穴)
[取法]在第五跖趾关节前下方的凹陷处,当赤白肉际取之(图8-63)。
[主治]头痛、项强;目眩、鼻衄;癫狂。
[刺灸法]直刺0.2~0.3寸,可灸。
67.至阴(井穴)
[取法]在小趾外侧,距趾甲约0.1寸处取之(图8-63)。
[主治]头痛、目痛、鼻塞、鼻衄;胎位不正、难产。
[刺灸法]直刺0.2~0.3寸;胎位不正者,可灸。
图8-63
经络循行与辨病是怎么回事?
每条经脉都有它的起止部位、循行路线、所属所络的脏腑,和受病邪(所有导致疾病的因素)侵扰时出现的征候(古代称为病侯)。十二经脉循行遵循一定的规律:手之三阴从胸走手,行于上肢内侧;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行经上肢外侧;足之三阴从足走胸,行经下肢内侧、腹部;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行经躯干和下肢的前、后、外侧,即“阴经内阳经外”、“阴经升阳经降”。
(1)手太阴肺经由中焦(胃脘部)开始,向下联络肠。然后回绕过来沿着胃的上口向上通过膈肌入胸,归属于肺脏。由肺沿气管上行,从“肺系”(肺与喉咙相连的部位)横行出来(中府),向下沿上臂内侧,行于手少阴心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前面,下行至肘窝中,沿着前臂内侧桡侧前缘,进入寸口,经过鱼际,沿鱼际边缘,出拇指内侧端(少商)。手腕后方的支脉:从列缺处分出,一直走向食指内侧端(商阳),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连。
属络的脏腑:络大肠,属肺;并联系胃和气管。
主治:与本经脉相连的脏腑器官。包括呼吸、消化系统征候,皮肤病及经脉所经过的胸部与上肢掌面桡侧的征候。如咳嗽哮喘,胸中憋闷,咽喉肿痛,咳吐脓痰、胸痛、肩背痛等。
临床症状:咳嗽,气喘,胸部胀满,呼吸短促,发热恶寒,汗出,缺盆中痛,肩背及臂内侧前缘痛,手掌心灼热。
分析:肺经多气少血,若经气郁滞,肺宣降失常,则咳喘、胸部胀满、呼吸短促。肺主皮毛,若风寒束表,可见恶寒发热,毛孔开合失常,则出汗异常。肺经受邪,气血循行不畅,致肩背脯臂内侧前缘疼痛,掌中灼热。
本经所属腧穴可主治有关“肺”方面所发生的征候,本经气盛有余的实症,多见肩背疼痛、感冒风寒自汗出、伤风、小便频繁、口鼻嘘气;本经气虚不足的虚症,多见肩背疼痛、怕冷、气短、呼吸急促、小便变色。
(2)手阳明大肠经从手食指端桡侧商阳穴开始,沿着食指内侧(桡侧)向上,通过第一、第二掌骨之间(合谷),向上进入两肌腱(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之间的凹陷处,沿前臂前方,至肘部外侧,再沿上臂外侧前缘,上走肩端(肩的前部),沿肩峰前缘,向上出于颈椎“手足三阳经聚会处”(大椎,属督脉),再向下进入缺盆(锁骨上窝部),联络肺脏,通过横膈,属于大肠。
由缺盆分出的支脉经颈部至面颊,进入下齿中,再出来挟口环唇,左右相交于人中穴后,于对侧鼻孔旁迎香穴止,并借助于支脉与胃经相通。属络的脏腑:络肺,属大肠;并和胃有联系。
主治:与本经脉相联的脏腑器官和肢体组织出现的所有征候。包括消化、呼吸、神经系统征候,头面部、胸部、上肢背面桡侧的征候,如头痛、咽喉肿痛、胃痛、腹痛、肩背痛、热病、昏厥、半身不遂等。
临床症状:齿痛颈肿,口干舌燥,喉咙痛,鼻流清涕,鼻塞或鼻衄,目黄,肩臂前侧疼痛,拇指食指僵直。
症因:大肠经气多血多,大肠经患病,则气血壅滞不通。火热循经内扰,见齿痛颈肿、喉咙痛。大肠经络肺而互为表里,大肠经受邪及肺,致鼻流清涕,或鼻衄。其经别络目,大肠经热盛,见目黄:本经气血流注不畅,可致肩臂前侧疼痛、拇指食指僵直。
本经所属穴能主治有关“津”方面所发生的征候。只要属于气盛有余的症状,则当经脉所过部分发热和肿胀;属于气虚缺乏的症状,则发冷、战粟而不容易回暖。
(3)足阳明胃经于鼻翼两侧(迎香穴)起,上行至鼻根部,与旁侧足太阳膀胱经交会,向下沿着鼻的外侧(承泣穴)进入上齿龈内。向下环绕口唇,向下于颏唇沟承浆穴(任脉处)交会,再向后沿着腮后下方,于下颌大迎处出,沿着下颌角颊车,上行耳前,经过上关穴,沿着发际,至前额(神庭穴)。
由下颌处分出的支脉:向下经颈部人迎穴至缺盆(锁骨上大窝)入胸,通过膈肌下行入腹,归属于胃,并联络脾脏。
从缺盆处向下直行的支脉:经胸部乳头内侧、腹部脐旁至腹股沟,继而斜向外行,沿大腿、小腿前外侧下行至足背,于足中趾内侧缝止。
胃下口部支脉:沿着腹里向下会合于气冲穴,再由此下行至髀关,直抵伏兔部,下至膝盖,沿着胫骨外侧前缘,下经足背,进入第二足趾外侧端(厉兑穴)。
胫部支脉:从膝下三寸处(足三里穴)分出,进入足中趾外侧。
足背部支脉:从跗上(冲阳穴)分出,进入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相接于足太阴脾经。
属络的脏腑:属胃,络脾;并和心、小肠、大肠有联系。
主治:与本经脉相联系的脏腑器官和肢体组织出现的所有征候。包括消化、呼吸、循环和神经系统征候;头、面、眼、耳、鼻、咽喉征候;胸腹部以及下肢前外侧的征候。如头痛、牙痛、咽喉肿痛、口歪眼斜、胸痛、胃痛、腹痛、下肢疼痛、麻痹等。
临床症状:消谷善饥,胃脘胀满,高烧出汗;或鼻衄,口角歪斜,齿痛,口唇发疹,颈肿喉痛,腹水,胸腹部灼热或怕冷,膝部肿痛;或胸、乳房、腹股沟、大腿前侧、胫骨外缘、足背部疼痛,足中趾活动障碍。
症因:胃经气多血多,胃经患病易从阳化热。里热内盛则高烧,热迫津外泄则大汗出。胃火炽盛循经上炎,见消谷善饥、口唇发疹、颈肿喉痛、齿痛。若脾胃虚寒,运化功能障碍,则胃脘胀满。水液停聚于腹中,见腹水。风中经脉,致口角歪斜。邪气阻滞于胃经,经气不利,可见胸、腹股沟、大腿前侧、胫骨外缘、足背痛,以及足中趾功能障碍:
(4)足太阴脾经于足大趾末端(隐白穴)起,沿着大趾内侧赤白肉际,过大趾本节后的半圆骨,上行至内踝前面,再上腿肚,沿着胫骨后面,交足厥阴肝经的前面,经膝、股部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于脾脏,与胃相联络,通过横膈上行,挟食管两旁,连系舌根,于舌下分散。
由胃分出的支脉上行,通过膈肌,进入胸内,注于心中,与心经相通。另一支脉上行至舌根,于舌下散布。
属络的脏腑:属脾,络胃;并与心、肺、肠有联系。
主治:与本经脉相联系的脏腑器官和肢体组织出现的所有征候。包括消化、循环和泌尿生殖系统征候;胸腹部以及下肢内侧的征候,如胃痛、腹痛、腹泻、便秘、痛经、月经不调、尿闭等。
临床症状:腹胀,嗳气,呕吐,胃脘痛,不欲食,矢气,大便溏泄,水肿,黄疸,身体重痛,舌体僵硬疼痛,股膝内肿胀发凉,足大指不听用。
症因:脾经少血气旺,若脾运化失常,气机不利,则不欲饮食、胃脘痛、腹胀、矢气。水湿内停,可致大便溏泄、水肿。胃气上逆,可见嗳气、呕吐。脾经连舌体,经气不利,则舌体僵硬疼痛。湿困脾经,气血运行不畅,致身体重痛、股膝内肿胀发凉、足大指不用。
(5)手少阴心经承接脾经,始于心中,出属于心系(出人心脏的大血管等组织),弯向下行,通过膈肌进入腹腔,与小肠相联络。
从心系向上的支脉:沿食管和咽上行至颅内,联系日系(出入于眼球后部的神经、血管等组织)。
从心系直行的脉:从心系直至肺赃,然后斜向下行至腋窝(极泉),沿上臂内侧后缘,行手太阴经和手厥阴心包经后面,到达肘窝,沿前臂内侧后缘,至掌后豌豆骨部,沿小指内侧至末端(少冲),与手太阳小肠经相接。
属络的脏腑:属心,络小肠;并和肺、肾有联系。
主治征候:与本经脉相联系的脏腑器官和肢体组织出现的所有征候。包括循环、消化和神经系统征候;胸部及上肢掌侧部的征候;如胸痛、心脏疾患、失眠、健忘、癫痫等。
临床症状:咽喉干燥,渴而欲饮,心胸疼痛,目黄,臑臂内侧后缘冷痛,掌中热痛。
症因:心经少血多气,多余之气便是火,心火炽盛,耗伤阴液,则咽喉干燥、渴欲饮水。邪气阻滞心经,致心胸疼痛,上肢内侧后缘冷痛,或掌中热痛。心脉连目系,心火上炎,可致目黄。
(6)手太阳小肠经于手小指端尺侧少泽穴(承接心经)起,向上历经手掌、腕部、前臂、肘部和臂的背面小指侧至肩部,绕肩胛,于督脉大椎穴交会。前行经缺盆(锁骨上大窝)进入胸中,联络心脏。继而沿着食管下行,通过膈肌进入腹腔,抵达胃部,归属于小肠。
从缺盆分出的支脉:沿着颈部上行,经面颊至目外眦,转向耳部,进入耳中。
从颊部分出的支脉:斜行经眶下至鼻旁,于目内眦止,与膀胱经相通。
属络的脏腑:络心,属小肠;并与胃有联系。
主治:与本经脉相联系的脏腑器官,以及肢体组织出现的所有征候。包括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征候;头、面、耳、眼、口腔征候;颈部、肩背及上肢背面征候。
临床症状:耳聋,目黄,喉痛,颌部、颊部肿痛,肩、肘、臂外侧疼症因:小肠经多血少气,其经脉循咽下膈,分支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入耳中。故小肠经受病,见喉痛、颌颊肿痛、耳聋、目黄。外邪侵袭经脉,则肩肘臂外侧后廉疼痛。
(7)足太阳膀胱经于目内眦睛明穴(承接小肠经)起,上行经额至头顶,于督脉百会穴交会,深入颅内,联络脑相。然后下行至项,沿着肩胛内侧,挟脊柱两旁下行至腰部,分出支脉进入腹腔后继续挟脊柱两旁下行,贯过臀部,行经大腿后部进入膝窝中。
从项部分出的支脉:分别向下贯过肩胛后,沿着胛骨内侧缘一线下行至臀部,经过髀枢(髋关节),沿着大腿后外侧下行至胭窝,与前脉相会合后,再下行贯过小腿后部肌肉,于外踝之后出,沿足外侧缘前行,于足小趾端外侧至阴穴止,并与肾经相通。
从腰部分出的支脉:通过脊柱两旁之肌肉,进入腹腔,联络肾相,归属于本腑膀胱。
从头顶部分出的另一支脉,行向耳上部。
属络的脏腑:络脑、络肾,属膀胱。
主治:与本经脉相联系的脏腑器官和肢体组织出现的所有征候。包括神经、呼吸、循环、消化和泌尿生殖系统征候。头项、眼、耳、鼻征候;背腰骶部及下肢后部征候。如眼病、头痛、头晕、肩背痛、腰痛、下肢疼痛、麻痹以及五脏六腑之疾患。
临床症状:发热恶寒,头目疼痛,目黄流泪,鼻塞流涕,或鼻衄,痔疾,项背、腰骶、大腿后侧、胭窝、腓肠肌及足跟疼痛,足小趾活动障碍。
症因:膀胱经于日内眦起,上额交头顶络脑,相通体表。外邪侵袭皮毛,卫阳郁闭,则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目剧痛、流泪。外邪入里化热,热邪内蕴,见目黄、鼻衄、痔疾。经脉所过之处受邪,则项背、腰骶、大腿后侧、胭窝、腓肠肌及足跟疼痛,以及足小趾活动障碍。
(8)足少阴肾经于足小趾下面(承接膀胱经)起,于足内侧缘然谷穴之下出,经足内踝之后,进入足跟,再向上行于腿肚内侧,经由小腿、膝部和大腿内侧面上行至腹股沟,入腹,穿过脊柱(长强穴),归属于肾脏,与膀胱相联络。
由肾脏直行的友脉:通过肝脏和膈肌至胸腔,进入肺脏,另一支脉沿着气管、喉咙上行,于舌根外侧分布。
从肺脏出来的支脉:与心脏相联络,并注入于胸中,相通于心包经。
属络的脏腑:属肾,络膀胱;并与肝、肺、心脏等有联系。
主治:与本经脉循行相联系的脏腑器官和肢体组织出现的所有征候。包括泌尿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征候;下肢内侧和胸、腹部征候。如月经不调、痛经、阳痿、尿闭、遗尿、神经疾病等。
临床症状:面黑如漆柴,嗜睡,口热舌干,咽喉肿痛,上气而喘,心烦心痛,咳唾有血,饥不欲食,嘈杂,惊恐,泄泻,肌肉萎缩,脊柱、大腿内侧后缘冷痛,足底灼痛。
症因:肾属水脏,内藏元阳,肾为五脏之根本,因此肾病常影响其他脏腑。若肾精亏虚,无法上荣于面,见面黑如漆柴、眼花;肾阳虚衰,无法振奋精神,则嗜睡。肾病对中焦脾胃有影响,可致饥不欲食、嘈杂、泄泻、黄疸、肌肉萎缩。肾阴缺乏,虚火上炎,则口热舌干、咽喉肿痛,神魂不宁,见惊恐不宁。肾病影响上焦心肺,致心烦心痛、咳唾有血、上气而喘。阴寒邪气侵袭肾经,损伤阴气,则脊柱、大腿内侧后缘冷痛,足底灼痛。
(9)手厥阴心包经于胸中(承接肾经)起,归属于心包络,向下通过横膈肌,进入腹腔,历经胸、腹、盆腔三部分,与上焦、中焦、下焦相联络。
胸部支脉:沿着胸壁于胁部出,由腋下三寸处(天池穴)上行至腋窝,沿着臂至掌面下行于手太阴肺经和手少阴心经之间,进入肘弯中央,向下沿前臂掌面正中下行至腕,入掌中,沿中指前行,于中指端中冲穴止。
手掌中的支脉:从劳宫分出,行向没有名指,到指端(关冲),相通手少阳三焦经:
属络的脏腑:属心包,历络三焦。
主治:与本经脉循行相联系的脏腑器官和肢体组织出现的所有征候。包括心血管系统及神经、消化、呼吸系统征候;胸部和上肢掌侧征候。如胸胁痛、心绞痛、胃痛、呕吐、神经疾病、喜笑没有常等。
临床症状:心悸,心烦,心痛,喜笑不休,面赤,目黄,胸胁胀满,腋肿,臂肘挛急,掌中热。
症因:心包经受病,经气不利,气血运行障碍,则心悸、心痛、心神不宁、喜笑不休、心烦。心火上炎,导致面赤、目黄。经脉为病邪阻滞,气行不畅,可见胸胁胀满、腋肿、臂肘挛急、掌中热。
(10)手少阳三焦经于没有名指末节尺侧关冲穴(承接心包经)起,沿其背面尺侧、第四掌骨间间隙,上行至腕经前臂背面两骨(桡骨与尺骨)之间上行至肘尖,沿上臂背面上至肩部,与胆经相交叉,并于督脉大椎穴交会;再向前行,经缺盆进入胸腔,于膻中(两乳之间) 分布,与心肌相联络,继而下行通过膈肌,进入腹腔,归属于上焦、中焦和下焦。
胸中分出的支脉:上行,出缺盆,至项部,经耳后、耳上角,弯行向颊部,于眶下止。
耳后分出的支脉:从耳后向前行,进入耳中,于耳前方出,向前横行至上关穴之前,至颊部,相交于前脉,于目外眦止,与足少阳胆经相通。
属络的脏腑:络心包,属三焦。
主治:本经循行所联系的脏腑器官,以及肢体组织出现的所有征候。
包括呼吸、循环系统征候;头、面、眼、耳征候;颈、胸与上肢背侧部病症。如偏头痛、耳鸣、耳聋、咽喉肿痛、肩臂痛、肢体外侧部疼痛,腹胀,水肿,遗尿,尿频、尿急、尿痛等。
临床症状:耳聋,目锐眦痛,咽喉肿痛,汗出,耳后、颊部、肩、上臂、肘、前臂外皆痛,小指不听用。
症因:三焦经的分支从项系耳直至眼下,因此三焦有热可引发耳聋、目锐眦痛、咽喉肿痛。津液随阳气外泄则汗出。邪阻经脉,一可见耳后、颊部、肩、上臂、肘、前臂外皆痛,小指活动障碍。
(11)足少阳胆经于目外瞳子髂穴起,上行至额头角部(颌厌),弯行至耳后(风池),沿着颈部下行至肩,相交于手少阳三焦经。向下前行至缺盆部。由此进入胸腔,下行通过横膈肌,进入腹腔,联络肝脏,归属于胆。继而沿着胁肋部从里面下行至腹股沟股动脉处,绕过外部,向后横行进入髋关节(环跳穴)中,再沿大腿、膝部和小腿外侧下行至腓骨下段,经外踝之前、足背外侧行向第四趾间隙,于第四趾末节外侧足窍阴穴止。
耳后分出的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由耳前出,至目外眦,再下行经大迎穴,沿颈部下行缺盆,相会于前脉。
缺盆向下直行的支脉:下行腋下,沿着胸侧壁下行,经过季胁,与前脉会与髋关节部。
足背分出的支脉:从足临泣处分出,沿着第一、第二跖骨之间。于大趾端出,穿过趾甲,于趾背毫毛处分布,相通肝经。
属络的脏腑:属胆,络肝。
主治:与本经脉循行相联系的各脏腑器官和肢体组织出现的所有征候。包括神经、消化系统征候;头侧部、眼、耳、鼻征候;后背胸胁部和下肢外侧的征候。如偏头痛、半身不遂、肝炎、胆囊炎、胆结石等。
临床症状:口苦,善太息,面晦色暗,皮肤没有光泽,头痛,外眼角痛,颌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胸,瘰疬,胸胁、肋、髀、膝关节外侧、小腿外侧、外踝及各关节疼痛,足第四趾不听用。
症因:胆郁不舒,则善太息,胆汁上逆,导致口苦、面晦色暗、皮肤不泽。气机不利,湿聚生痰,痰气于颈部凝聚,见瘰疬;流注于腋下,则腋下肿。胆经受邪,经气不畅,致偏头痛,或颌部痛,胸胁、髀膝关节、小腿外侧、外踝及各关节疼痛,第四趾不听用。
(12)足厥阴肝经于足大拇趾背上的汗毛边际大敦穴起,沿足背第一跖骨间隙上行,经过内踝前一寸处(中封),上于踝骨,至踝上八寸高度相交于足太阴脾经,继续向上行于小腿、膝部和大腿内侧面至腹股沟,入中,回绕外官,进入小腹腹腔,上行于胃外侧,归属于肝,与胆联络。向上行通过横膈肌,进入胸腔,于胁肋分布,沿气管、喉咙的后面上行。进入鼻咽部,上行人头内,连接目系(眼球后部的神经血管等与脑联络的组织),前行于额部出,与督脉于头顶交会。
从目系分出的支脉:下行于面颊的里面,环绕唇内。
从肝脏处分出的支脉:上行通过横膈肌,进入胸腔,上行注入于肺脏,与手太阴肺经相接。
属络的脏腑:属肝,络胆;并与胃、肺、脑、眼有联系。
主治:与本经脉循行相联系的脏腑器官和肢体组织出现的所有征候。包括神经、消化、泌尿生殖系统征候;头侧部、眼、耳征候;胸腹及下肢内侧征候。如胁肋疼痛、呕吐、呃逆、口苦、小肠疝气。
临床症状:腰痛无法俯仰,咽喉干燥胸满,面晦色暗,呕逆,腹泻,遗尿,尿潴留,狐疝,女性小腹部有肿物。
症因:足厥阴之支脉与太阴、少阴经脉同结于腰部,因此肝经受邪可见腰痛无法俯仰。肝失疏泄,肝气上逆,致咽喉干燥、胸满、面色晦暗。肝气横逆克犯脾胃,脾胃升降失常,见呕逆、腹泻。肝经过阴器抵小腹,故肝脏病变也可见遗尿、尿潴留或狐疝,女性小腹部有肿物。
(13)督脉督脉于小腹内起,下于会长强穴出,向上行于脊柱内项后风府穴处,进入脑内,上行至头枯,经额部下行至鼻柱。
联系的脏腑:与脑、脊髓、肝、肾、子宫有联系。
功能与主治:督脉在循行中与六阳经有联系,称为“阳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的作用。主治神经、循环、泌尿生殖系统征候;头面部、项、背、腰骶部征候。第1~7颈椎的腧穴,主治心肺疾患;第8~12胸椎的腧穴,主治肝、胆、脾、胃疾患;第1~5腰椎的腧穴,主治肾、膀胱、肠疾患;骶椎部的腧穴,主治泌尿生殖疾患;头部的腧穴,主治头面疾患和神志病。
临床症状:腰脊强直,角弓反张,癫痫,拘挛,抽搐,痔疮。
症因:督脉于会阴起,由下而上。行于背部,总督一身之阳,与神志病、肛门疾患有关。因此督脉为病,可见痔疮、角弓反张、腰脊强痛。若风邪或痰浊阻滞经脉,经气不利,致四肢抽搐、拘挛,或癫痫发作。
督脉循身之背,入络于脑,倘若督脉脉气失调,就会出现“实则脊强,虚则头重”的征候,这都是督脉经络之气受阻、清阳之气无法上升的原因。因为督脉总统一身之阳气,络一身之阴气,不仅发生腰脊强痛,而且也能发生“大人癫疾、小儿惊痫”。同时,督脉的别络由小腹上行,如脉气失调,亦发生从小腹气上冲心的冲疝,以及癃闭、遗尿、女子不育等症:
(14)任脉于小腹内起,下行于会出,上行联络外,经过耻骨处入腹,沿着腹内正中线上行,通过横膈肌进入胸腔,上行经咽喉至口唇部承浆穴,环绕口唇,分别上行进入目眶下(承泣,属足阳明胃经)。
从胸部分出的支脉:下行注入肺中,相通肺经。
与之相联系的脏腑:与肺、子宫等主要脏器联系。
功能与主治:任脉在循行中与六阴经有联系,称为“阴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诸阴经经气的作用。主治泌尿、生殖、神经、呼吸、消化、循环系统征候;面部、颈、胸、腹部征候。如肺病、心病、胃病、胸膈病、小肠疝气、赤白带下等。
临床症状:疝气,遗精,遗尿,阴中剧痛,小便不畅,不孕,带下,月经不调。
症因:任脉于胞中起,会阴出,过阴器,于腹部行,因此任脉病变多见于小腹部。若阴寒凝滞或气滞血瘀,经脉不畅,可见阴中剧痛,或疝气,或遗尿、小便不利。任脉循行胸腹正中,交会于小腹部与足三阴,过丹田,主一身之阴,与生殖功能有关,因此任脉为病,常见不孕不育、赤白带下、月经不调、疝气、小便不利、遗尿、遗精、阴中痛等前阴诸病。
(15)冲脉于小腹内起,向下于会出,向上于脊柱之内行,其外行的脉交会于气冲(腹股沟股动脉)处与足少阴肾经,沿着腹部、胸部两侧上行至颈部咽喉,再上行至面,环绕口唇。
与之相联系的经脉:肾经与任脉。
功能与主治:冲脉为督统诸经气血的要冲,可调节十二经气血,因此有“十二经之海”和“血海”之称:其脉气在头部灌注诸阳,在下肢渗入三阴,可容纳来自十二经脉五脏六腑的气血。主治胸腹痛、气上冲心、胸脘满闷、结胸、反胃、肠鸣、水气、泄泻、胁胀、脐痛、胎衣不下、血崩昏迷、小腹疼痛、月经疾患。
临床症状:月经不调,不孕,流产,胸腹内绞痛,气逆里急。
症因:冲脉为十二经气血之要冲,人身之血海,因此与妇女月经、胎产的关系甚密。当冲脉之气失调,则常见月经不调、不孕。冲脉气虚不摄,可致胎滑不固。冲脉循小腹而上行,其气逆则可见胸腹绞痛,或自觉气从小腹上冲胸咽,咳唾不止。
(16)带脉于季胁部的下方起,斜向下行至带脉穴横行绕腰腹一周。
与之相联系的经脉:联系胆经、肝经、脾经、胃经、肾经、任脉和督脉。
功能与主治:带脉横行于腰腹之间,统束全身直行的经脉,状如束带,因此称带脉而约束诸经。带脉出自督脉,行于腰腹,腰腹部是冲、任、督三脉脉气所发之处,因此带脉与冲、任、督三脉关系甚密。主治痿症、月经不调、赤白带下、腰腹胀满、脐周围腹痛、阴股痛、胁肋痛等。
临床症状:腹胀,腰腿痛,赤白带下,下肢痿软,瘫痪,腰冷如坐水中。
症因:带脉环腰一周,总束诸脉。若上下往来之经脉移邪于带脉,则带脉经气不畅,可见腹胀、赤白带下、腰腿痛。带脉与阳明胃经合于宗筋,因此带脉为病,也可致下肢痿软、瘫痪。
(17)阴跷脉于足内踝之下的照海穴起,经内踝之后、小腿和大腿内面上行至,再经腹部、胸部至颈部缺盆(锁骨上大窝),继沿颈部上行至面部,相会合于目内眦与阳跷脉。
与之相联系的经脉:肾经、膀胱经和阳跷脉。
功能与主治:阴跷脉从下肢内侧上行头面,具有总管一身阴阳,调节肢体运动的功能,因此能使下肢灵活矫捷。卫气的运行主要通过阴阳跷脉而散布全身,卫气行于阴,主目闭而欲睡。阴跷脉气失调,出现肢体的外侧肌肉弛缓而内侧拘急。主治咽喉气塞,小便淋沥,隆闭,膀胱气痛,肠鸣,肠风下血,黄疸,吐泻反胃,大便困难,难产昏迷,腹中积块,胸嗝痉挛胃气上逆、打嗝,梅核气等。
临床症状:阴跷脉为病,则嗜睡、癫痫、下肢拘挛而足内翻。
症因:二跷脉于足跟起,阴跷循内踝上行于身之内侧,主一身左右之阴。阴跷脉患病,则阴寒内盛,因此内侧经脉拘急,外侧经脉弛缓。而下肢痉挛足内翻,或嗜睡而昏睡不醒。
(18)阳跷脉于足外踝之下的申脉穴起,沿外踝之后、小腿和大腿外侧、腹侧部、胸侧部上行,经腋窝之后上肩,再沿颈部上行至面,挟口角,入目内眦,相会合与阴跷脉,沿足太阳膀胱经上额,经头顶部向后至项部, 于风池穴处与足少阳胆经会合。
与之相联系的经脉:膀胱经、胆经、小肠经、大肠经、胃经和阴跷脉。
功能与主治:阳跷脉从下肢外侧上头面,具有主一身阴阳,调节肢体运动的功能,因此能使下肢灵活矫捷。卫气的运行主要是通过阴阳跷脉而散布全身。卫气行于阳,主目张不欲睡。主治腰背强直,腿肿,恶风,自汗,头痛,目生云翳,视物不清,两眼发红,眉棱骨痛,双足麻痹,拘急,厥逆,吹乳,耳痛耳鸣,鼻衄,癫痫,骨节疼痛。
临床症状:阳跷脉为病,则失眠、癫痫、下肢拘挛而足外翻。
症因:二跷脉于足跟起,阳跷脉循外踝上行于身之外侧,主一身左右之阳。二脉共同作用,使关节矫捷,行动灵活。一两脉均达于目内眦,与眼的开合有关,使睡眠和清醒有一定的时间规律。若两脉调节失常,则发癫痫、肢体抽搐。阳跷脉患病,则阳气偏亢,其外侧经脉拘急,内侧经脉弛缓,因此下肢痉挛而足外翻。或失眠而目睁不闭,无法入睡。
(19)阴维脉联络诸阴经之脉,于小腿内侧筑宾穴起,沿小腿、大腿内侧上行至腹部,相会合与足太阴脾经,继而上行,经胸部至颈部,于颈部天突、廉泉穴处与任脉相会合。
与之相联系的经脉:肾经、脾经、肝经和任脉。
功能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